关爱老年人 关爱空巢老人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群体,“空巢”综合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关心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是社会的责任,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老年人的心理。
【老人的九种心理活动类型】
1、愉快积极型
这类老人性格开朗、心情愉快、热爱生活、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关心健康型
这类老人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唯恐年老体弱多病。有的人确实有病,但夸大病情;有的则是基本无病,却千方百计找出自己的“病”。
3、直接兴趣型
这类老人能理智地接纳和适应离退休后的变化,坦然而合理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生活知足常乐,并能主动搞好人际关系。
4、追求支持型
这类老人依赖性强,需要别人在情感上支持他们,在生活上帮助他们,用别人的同情获得自己情感上的满足。一旦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或不愿意帮助自己,从而出现沮丧情绪。
5、解脱型
这类老人性格一贯内向,退离休后更是减少社交。他们对晚年生活要求不高,能平静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轻意开口求人,往往有抑郁心理。
6、坚持工作型
这类老年人通常是一些青壮年时期胸怀大志,但是壮志未酬的人。他们总是用忙碌的行为和更加努力的工作,来证明自己还有能力。
7、愤怒型
这类老年人往往多疑,把自己看作是环境的牺牲者,似乎谁都和他过不去,感到生活毫无乐趣。回顾往事,把失败原因归咎于客观,把怨恨发泄在别人身上。他们人际关系很差,自己孤独、怪僻。
8、冷淡型
这类老年人认为生活很苦,而自己对现状又无能为力。他们内心很痛苦,于是只能用回忆以前愉快的经历作为乐趣。他们给人的印象冷漠无情,其实是无可奈何的表现。
9、自责型
这类老年人回顾自己一生后,发现一些目标没达到,他们把这些失败都归罪于自己无能,因而常常自责,甚至有自我犯罪感。这类老极其自卑,常常自怨自艾,沮丧和心灰意冷。
防治空巢老人
首先,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
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特别是子女到了“离巢”的年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状态。
其次,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
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
再次,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
-
产后抑郁怎么办?心理治疗很重要不少女性生完孩子后会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抑郁症会出现情绪烦躁的问题,甚至也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治疗,能有效缓解产后抑郁症,
-
安眠指南 晚睡强迫症的纠正方法你知道什么是晚睡强迫症么?当今社会很多人都有晚睡强迫症,简单来说,强迫性晚睡就是逼着自己保持清醒,是主观意识的一种做法。
-
失眠类型多 辩证调理是关键失眠的类型有哪些呢?生活中很多的朋友出现了失眠的情况,对于上班族们来说,失眠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压力大,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
-
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原因 社交圈缩小易患病说到抑郁症,我们都比较的熟悉,如今社会患有抑郁症的人群是越来越多。抑郁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老年人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如
-
失眠中药偏方大全 柏子仁粥安神助眠失眠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比如心情不好,压力大,饮食不当等都可能会导致是失眠的出现,长期失眠的话,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