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解析精神疾病
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重者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的正常生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中医是如何认识精神病的。
癫与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患。癫证(阴症)以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狂证(阳症)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因二者在症状上不能截然分开,又能相互转化,故癫狂并称。本证多见于青壮年。
本证在《内经》中早有记载。且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较系统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至《难经》则详叙了癫与狂的不同临床表现。如《难经·五十九难》说:“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倨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
金元时期《河间六书·狂越》认为是“心火旺,肾阳衰,乃失志而狂越”。《丹溪心法·癫狂》篇说:“癫属阴,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并提出了癫狂与“痰”有密切关系的理论,不仅对当时影响颇大,且为后世用吐法治疗本证建立了理论基础。秦汉至金元时期,对癫狂证临床表现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虽有癫、狂、痫、风痫的提法,但始终未能明确分清,往往是癫、狂、痫同时并称,混而不清。到了明代,王肯堂始将其详细分辨,提出了癫狂与痫之不同。如《证治准绳·癫狂痫总论》指出:“癫者或狂或愚,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如痴,言语有头无尾,秽洁不知,积年累月不愈”。“狂者病之发时猖狂刚暴,如伤寒阳明大实发狂,骂詈不辟亲疏,其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非力所能,或与人语所未尝见之事”;“痫病发则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而瘛痤抽掣,目上视,或口眼斜,或口作六畜之声”。给后世辨证治疗指示了正确方向。
此外,癫狂证与先天禀赋和体质强弱亦有密切关系,如禀赋素足,体质健壮,阴平阳秘,虽受七情刺激亦只有短暂的情志失畅,并不为病。反之,遇有惊骇悲恐,意志不遂,则往往七情内伤,阴阳失调而发病。禀赋不足往往是家族性的,故癫狂证患者的家族往往亦有类似病史。
癫与狂,均属精神失常,这是共同特征。但癫者静,狂者动;癫者多喜,狂者多怒。痫证平素如常人,发则眩仆倒地,昏不知人。
癫狂证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气郁痰火,阴阳失调。其病变在肝胆心脾。临床首应区分癫证与狂证之不同。癫证表现为精神抑郁,沉默痴呆,喃喃自语。治疗当以疏肝理气,化痰开窍,及养血安神,补养心脾为主。狂证表现为喧扰打骂,狂躁不宁。治疗当以镇心祛痰,清肝泻火,或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为主。二者在临床上表现有所不同,但是又不能截然分开,癫证可以转化为狂证,狂证日久往往又多转为癫证。故癫狂证在初发病时多属实证,宜以清热涤痰,疏肝理气,或者以安神定志为主。如病情久久不愈,正气渐衰,应根据气血阴阳亏损的不同,予以健脾益气,滋阴养血等法以调理之。如有瘀血内阻,又当活血化瘀。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精神疾病有了新的认识,精神病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工作治疗,娱乐治疗,心理治疗及各方面疏导,以消除或减轻病者的种种障碍。
-
产后抑郁怎么办?心理治疗很重要不少女性生完孩子后会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抑郁症会出现情绪烦躁的问题,甚至也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治疗,能有效缓解产后抑郁症,
-
安眠指南 晚睡强迫症的纠正方法你知道什么是晚睡强迫症么?当今社会很多人都有晚睡强迫症,简单来说,强迫性晚睡就是逼着自己保持清醒,是主观意识的一种做法。
-
失眠类型多 辩证调理是关键失眠的类型有哪些呢?生活中很多的朋友出现了失眠的情况,对于上班族们来说,失眠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压力大,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
-
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原因 社交圈缩小易患病说到抑郁症,我们都比较的熟悉,如今社会患有抑郁症的人群是越来越多。抑郁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老年人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如
-
失眠中药偏方大全 柏子仁粥安神助眠失眠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比如心情不好,压力大,饮食不当等都可能会导致是失眠的出现,长期失眠的话,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