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脾虚坏习惯 一定避免危害
现在到了寒冷的冬天,很多人把“冷”当成头号大敌,早早做好御寒准备。事实上,“风、寒、暑、湿、燥、火”这致病的六淫邪气中,杀伤力最强的是湿邪。下面就来看看有些容易导致脾虚的坏习惯。
中医认为,湿气是“万恶之邪”。这是因为,它从来不是某个季节、某种人的“专利”。
不少人认为阴冷潮湿的地方或者夏天闷热的桑拿天才有湿气,其实不然,只要找到机会,干燥的秋冬季湿气同样容易“发威”。
此外,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成寒湿,遇热为湿热,遇风则化为风湿。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吴大真,“湿邪入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脾胃功能不好,吃什么都不香,大便黏腻,胖而无力,叫做‘内湿’;另一种则称为‘外湿’,主要表现在皮肤症状,如痤疮、神经性皮炎等。”
不正确的生活习惯也会让湿气乘虚而入,危害健康。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杜绝以下坏习惯。
睡不够
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口味重
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
爱吃凉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易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喝大酒
这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运动少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老坐着
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穿得少
“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很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特别是在秋冬季。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别太凉、洗头后要及时吹干等。
不通风
一些生活细节也会导致周围环境和身体里的湿气加重,比如喜欢坐在地板上玩耍、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房间里等。平时要适当开窗透气,特别是房间内潮气重时。
好文推荐:
-
几种常见的补气中药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中药材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那么你知道吗?如果身体当中出现了一些气体的话,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
-
气血虚亏怎么办 推荐八种补血补气的食物气血虚亏的人群要重视身体调理,多吃些补气血的食物,能有效改善气血虚亏的问题,龙眼肉和桑葚具有补气血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美容
-
气虚怎么办 五种食物吃起来情绪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人体气虚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食疗可以有效改善情绪的问题,因此大家应该要采取食疗的方式
-
常见的补气食物有哪些 推荐十种补气食物气血虚亏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如果出现气虚的情况,需要尽早采取合适的方法来调理身体,合理饮食能有效改善情绪的问题,并且
-
气虚人群如何才能快速补气血气虚人群应该要重视饮食调理,多吃些补气血的食物,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并且要及时采取中药食补的方式进行调理,中药具有调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