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疾病 养生保健是关键
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的说法。季节交替时,天气多变,多种疾病容易复发。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我们常讲的。”今天就来看看预防疾病,要注意哪些保健方法。
霜降节气已是秋末,露结为霜,草木枯黄。进入这个节气后,温度稳步下降,温差继续拉大,天气开始真正转冷。这样的天气特点可诱发多种慢性疾病,有以下这些病根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
1、高血压
气候变化引起的冷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增高,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复发。
专家提示:首先,早晚要适度增减衣物,防止受凉;其次,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定时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再次,有高血压史的人要经常测量血压,及时调整用药量;最后,应注意饮食结构,少吃多餐,吃低盐食物,不抽烟、不喝酒,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早服药。
2、关节炎
受寒受凉是关节炎的重要诱因之一,特别是风寒湿痹型关节炎患者的疼痛、肿胀症状以及关节僵硬症状都会随着气温下降而加重,个别病情稳定的患者还易因此复发。
专家提示:有关节炎、腰椎、颈椎疾病的患者,天气转冷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骑车族可以通过佩戴护膝、护肘来防止关节受凉;多晒太阳,并适当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也有助于关节的健康。
3、血管病
气温降低,一些不爱活动的老年人会出现腿疼、肿胀,多数人会以为是受凉了,其实这可能是老年人下肢血管疾病的表现。
尤其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因其症状与关节炎相似,很容易被患者误认为是关节炎发作。不过如果伴有疼痛、发凉或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最好去医院骨科和普外科检查一下。
专家提示:这两种血管病都可能导致下肢氧供应不足、疼痛、下肢冰凉、颜色改变、感觉减退、溃疡或坏疽等。检查手段如下肢血管彩超、核磁共振等可以确诊。
好文推荐:
-
寒性体质——可吃的4种食物,你知道吗?人的体质分为许多种——以体寒举例,体寒的人在平时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有很多,比如说夏天吹空调会身体反应会酸痛,在冬天的
-
大蒜泡冰糖能治肾虚吗 这样吃效果好一般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可能会出现一些肾虚的,那么严重的肾虚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的,经常用一些,大蒜来泡水也
-
吃什么可以治便秘 十种食物效果好在说到便秘的时候,相信大家也是非常的熟悉的,而且每个人,都会出现便秘的现象,而且便秘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导致便秘的原
-
提醒:老人宜多吃菠菜和草莓我们都知道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才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达到抗氧化,可以保证我们的皮肤变得非常年轻的,对于老人来说可以多吃一些蔬
-
老人常吃虾皮益处多很多老人都特别希望身体更加健康的,所以到了一定的年龄的时候,那么肯定要记得,可以多吃一些蛋白质,维生素的时候也是非常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