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元素护骨骼 强身健康怎可少?

镁元素护骨骼 强身健康怎可少?

镁元素是我们身体所需的一种营养物质,它对于我们保证我们身体神经肌肉的正常运作以及身体血糖的转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于我们骨骼的形成和再生也有着不能替代的功效。

成人身体总镁含量约25g,其中60%~65%存在于骨、齿,27%分布于软组织。膳食中促进镁吸收的成分主要有氨基酸、乳糖等;抑制镁吸收的主要成分有过多的磷、草酸、植酸和膳食纤维等。成人从膳食中摄入的镁大量从胆汁、胰液和肠液分泌到肠道,其中60%~70%随粪便排出,部分从汗和脱落的皮肤细胞丢失。

功能

作为酶的激活剂,参与300种以上的酶促反应。糖酵解、脂肪酸氧化、蛋白质的合成、核酸代谢等需要镁离子参加。

促进骨的形成。在骨骼中仅次于钙、磷,是骨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对促进骨形成和骨再生,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强度和密度具有重要作用。

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能抑制钾、钙通道。镁、钙、钾离子协同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血中镁过低或钙过低,兴奋性均增高;反之则有镇静作用。

维护胃肠道和激素的功能。

镁也是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它可以让肌肉放松下来;与含钙食品一同补充,能促进钙的吸收。

缺少镁的治疗方法

轻度缺镁时,可由饮食或口服补充镁剂,可给予氧化镁或用氢氧化镁,为避免腹泻可与氢氧化铝胶联用。口服不能耐受或不能吸收时,可采用肌肉注射镁剂,一般采用20%~50%硫酸镁。静脉给镁时需注意急性镁中毒的发生,以免引起心搏骤停。故避免给镁过多、过快,如遇镁中毒,应给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对抗之。

食用量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男性每天约需镁350毫克,成年女性约为300毫克,孕妇以及喂奶期女性约为450毫克,2~3岁儿童为150毫克,3~6岁为200毫克。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定为700mg/d。

镁缺乏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不安、易激动、手足抽搐、反射亢进等,正常情况下,由于肾的调节作用,口服过量的镁一般不会发生镁中毒。当肾功能不全时,大量口服镁可引起镁中毒,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烦渴、疲乏无力,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瞳孔散大等。

镁广泛分布于植物中,肌肉和脏器中较多,乳制品中较少。动物性食品中镁的利用率较高,达30%~40%,植物性食品中镁的利用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