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缺乏病在不同年龄的表现

钙缺乏病在不同年龄的表现

根据我国现有膳食结构的营养调查表明,居民钙摄人量普遍偏低,仅为钙推荐供给量的50%左右,因此钙缺乏症是较常见的营养性疾病。

钙缺乏主要影响骨酪的发育和结构,表现为儿童的伤楼病、成人的骨质软化和老年人的骨质硫松。

(一)拘倦病

拘楼病常见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婴幼儿和儿童时期生长发育旺盛,对钙需求量较多,如果长期摄入不足,代谢紊乱导致钙吸收和利用不良及户外活动过少等,均可造成体内缺钙。轻度缺钙患儿可出现夜间盗汗、手足抽搐、夜啼易惊、厌食、便秘、烦躁不安等症状;进一步发展会出现骨熔形态改变,如蛙演、方颅、串珠状肋骨、鸡胸、手锅腕、O形腿或X形腿,骨帧增大,身高增长缓慢等伤楼病体征。

(二)骨软化症

发生于成人,多见于妊娠多产和体弱多病的老人。主要症状为肌肉无力、腰酸背痛、肌肉痉挛、脚抽筋、关节疼痛、牙齿松动。严重者有脊柱压迫性弯曲、身材变矮、骨盆变形等现象。体检时,骨软化患者的腕骨、肋骨和骨盆等处有明显压痛,个别思者会出现自发性、多发性骨折。

(三)骨质疏松

常见于中年以后,女性多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性激素水平下降,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机体对钙吸收沉淀逐渐减少,钙的排出增多。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是导致女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骨质疏松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骨脆性增大,脊柱压缩、易脆、变形,容易发生骨折和疼痛。最容易骨折的部位是股骨、脊椎和长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