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炎患者在术后注意事项

腹膜炎患者在术后注意事项

腹膜炎的易患人群有很多,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需要注意全面进行治疗,而且要注意一些护理方法。平时需要注意保持好的心态,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而且要注意一些治疗方式,有效进行保健,那么,腹膜炎患者在术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⑴严密观察:

特别在保守治疗阶段更显重要。观察腹痛情况及病人神态,可判断病情进展还是好转,做到出现危险信号能及时配合抢救。另外,闭合性损伤病人中,实 质性情 脏器如肝、脾破裂,有时为不完全性,仅有脏器中心破裂,而其包膜完整无损,称为包膜下破裂,此类病人伤后内出血情况不明显,亦无腹膜刺激症状,但根据其受伤史,应引起重视,一旦包膜破裂,就大量出血,会立即出现休克症状。所以在观察期间,每30分钟测量脉搏、血压1次,望颜观色,勤于询问和检查腹部体征有 无变化、详细记录于护理单上。

⑵腹腔穿刺配合:

腹腔穿刺是根据穿刺抽出之液体,以明确急性腹膜炎的性质,了解腹内脏器有否破裂或属哪个脏器破裂等诊断之用。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放10ml针筒 1副,8号或9号针头1只,消毒也巾1块,弯盘和镊子各1只,玻璃试管1只,消纱布数块,消毒手套1双,新洁尔灭酊棉球1瓶。穿刺时病人取45°倾余侧卧 位,穿刺点一般在髂前上棘与脐部连线的腹直肌外缘处,针头刺入腹腔,如有血液、胆汁或肠液抽出,证明有内脏损伤,应立即手术治疗。

⑶卧位与腹腔引流护理:

在病情稳定情况下,一般腹部有炎症病人,均应取半卧位,使病人上身与床沿成30~40°角,膝下及足底部以软枕垫档,防止下滑。这样能避免炎性 渗出液聚积腹下,而使炎性渗出液流至膀胱直肠窝,因盆腔腹膜吸收能力差,可减轻中毒现象。病人如有腹腔引流管,要注意引流液的色泽与质量。如内脏出血而置引流管者,术后48小时内渗血逐渐减少,则可拔管。引流管如有阻塞现象,可用少量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每日记录引流量,但应扣除冲洗液量。引流瓶每日消毒更换。

在全身抗生素治疗及支持疗法的同时,可放出炎性腹水,每天1000-2000ml,或者作腹腔灌洗疗法,即同时作二处腹腔穿刺,一处引出腹水,另一处灌入林格氏液,放出腹水3000ml后灌入平衡液2000ml,并立即腹腔注入抗生素,这些方法可望提高炎性腹水的消退和控制。

平时需要全面进行护理。而且要注意诊断方法,避免造成身体发热,要注意多休息,全面进行治疗,合理进行饮食,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变化,有效进行调养,希望患者可以尽早治疗,以免带来更多的伤害,希望大家平时可以做到饮食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