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

如何治疗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

我们都知道患了腹膜炎疾病比较严重,所以大家治疗心切,但是一定多了解这种疾病才行,其实腹膜炎也分好多种症状和阶段,这在治疗上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患者要注意呢,那么患了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患者,应该如何治疗呢?

1.非手术治疗 应在严密观察和做好手术准备的情况下进行。

(1)禁食:可以减少胃肠道内容物和分泌,从而减少肠内容物流入腹腔,有助于控制感染。

(2)胃肠减压:可以减轻胃肠道膨胀,改善胃肠壁的血运,减少通过胃肠破口漏入腹腔的胃肠液.有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的恢复。

(3)补液: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在腹腔内、腹膜腔周围、内脏、胃肠道内可能出现大量液体,24h内可高达4000ml以上。临床上常常低估了患者对液体的需要量,必须通过静脉输液、输血以纠正脱水和酸碱失衡;对严重或晚期患者应多输血浆、全血,以补充因腹腔内渗出大量血浆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和贫血。急性腹膜炎治疗时足量补液的标准是患者的周围循环好转、尿量增多(每小时大于30ml)、脉率下降、精神状态趋于稳定。

(4)抗菌药物的治疗:抗生素的选择离不开对致病菌种类的估计。疑为腹腔感染者应立即行腹腔穿刺或灌洗术,取腹腔液作革兰染色检查,以初步确定有无致病菌和致病菌的种类,更重要的是将腹腔液作需氧菌与厌氧菌培养,并测定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通常上胃肠道穿孔引起的腹膜炎主要是革兰阳性细菌,这类细菌几乎全部对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敏感;中下部肠道穿孔主要的致病菌,包括类大肠杆菌、厌氧菌(最重要的是脆弱类杆菌)与肠球菌;胆道疾病引起的腹膜炎最主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杆菌,通常采用氨基甙类抗生素。但继发性腹膜炎常是厌氧菌和需氧菌多菌种混合感染,因而抗菌药物的覆盖面应针对这种细菌学特点。

2.手术治疗 治疗急性腹膜炎的手术方法根据治疗原则及基本步骤可依次分为:

(1)清除病灶,控制污染源:单纯的缝合修补用于不需作病灶切除即可控制感染和清除污染源者,如肠镜检查的医源性穿孔和早期外伤性胃肠穿孔或某些十二指肠穿孔、小肠伤寒穿孔,可作单纯的缝合修补,而不必行病变部分切除;对于阑尾化脓、胆囊穿孔和肠段坏死等感染灶,则手术切除为其治疗的最基本原则。

(2)减少腹腔污染:

①腹腔清创术:手术目的在于清除有利于细菌生长的污染物质,从而减少残余感染和防止脓肿形成。

②术中腹腔冲洗: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都证明,术中以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可以改善腹膜炎的预后。根据污染程度,冲洗用量应至少在1000~2000ml以上,一般冲洗到吸出液澄清为止。尽管有人认为术中冲洗可能将感染扩散,另一顾虑是冲洗液会稀释已渗出的吞噬细胞及调理素或细菌悬浮在腹腔积液中影响吞噬作用,但大多认为死亡率与腹腔内细菌总体数量成正比,术中腹腔灌洗可减少腹腔内细菌的总体数量,从而减少腹腔污染和残余脓肿形成,能降低死亡率。如在冲洗液中再加抗生素则效果更佳。

化脓性腹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含有中毒颗粒及核左移。尿常因浓缩而比重增加,有时尿酮体呈阳性,异常时可出现蛋白及管型。

2、腹腔穿刺或后穹隆穿刺 至今仍被公认为是对腹膜炎最有价值的诊断方式之一。它可以了解腹水外观、气味,并进行细胞计数、涂片与细菌培养,必要时测定淀粉酶含量,对诊断有较大帮助。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

1、腹部X线检查 检查有无游离气体,重点在膈下透亮区,或观察肠曲形态与液平。如发现有膈下游离气体或胃肠道外积气,常提示有胃肠穿孔。

2、B超检查 腹腔内脓肿在B超仪上显示为一低回声区,尚可以通过B超的定位和引导进行穿刺抽液。患急性腹膜炎时,由于肠道胀气,影响超声显示,因而对腹腔内肠间脓肿的诊断价值不大。

3、直肠指检或盆腔检查 盆腔腹膜炎直肠指诊或盆腔检查可以发现直肠、子宫或膀胱凹陷有明显触痛,有时可以察觉膨隆、硬结或波动感,说明有炎症或脓液积聚。

4、腹腔镜检查 对临床症状不典型及诊断不明的腹膜炎患者,可以通过腹腔镜检查辅助诊断。对有急诊手术探查指征者不宜选用腹腔镜检查。

对于腹膜炎疾病可能大家都知道,可能对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没了解过吧,以上就是对于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的身体症状及检查方法,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千万不可以马虎,千万不要乱用药物,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病情,根据自己的身体症状去治疗,另外还要注意身体休息,平时不要让自己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