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的饮食调理的方法是什么呢

胃下垂的饮食调理的方法是什么呢

胃下垂是大家都听说过的疾病了,而且该病的发生将会导致我们的腹部特别的痛苦,有疼痛的感觉发生,而且腹胀也会随着出现,应对该病需要调理患者的饮食才行,下面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胃下垂的饮食调理的方法是什么。

胃下垂的饮食调理:

少食多餐,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面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饮食调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数可以增加,每日4-6餐为合适。进餐的类别中主餐宜少,蔬菜宜多,经济条件较好者可每日喝一杯牛奶,蒸一碗蛋花,吃几块饼干作为正餐的补充。

细嚼慢咽,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张力减低,蠕动缓慢,如果狼吞虎咽那吃下去的食物就会填在胃中。另外,口腔对食物的咀嚼过程还会反射性刺激胃的蠕动,增强胃壁张力。所以,用餐速度要相对缓慢些,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强胃蠕动和促进排空速度,缓解腹胀不适。

食物细软,若食物干硬或质地偏硬,如牛排、炸丸子、花生、蚕豆等,进入胃内不易消化,还可能损伤胃粘膜而促进胃炎发生率增高。因此,平时所吃的食物应细软、清淡、易消化。主食应以软饭为佳,如面条要煮透煮软,少吃又厚又硬的夹生面条;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应注意的是,鱼肉不可过熟,因为鱼肉在半生不熟时最嫩和易消化,对胃的负担最小。

营养均衡,胃下垂患者大多体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产生机体营养失衡,故较正常人更感到疲劳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础上力求使膳食营养均衡,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比例适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因为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在胃内排空最慢,若食脂过多,就会使得本已排空不畅的胃承受压力增加,加重食物潴留,故而要适当限制。而蛋白质食物应略有增加,如鸡肉、鱼肉、瘦猪肉、半熟鸡蛋、牛奶、豆腐、豆奶等,将其做得细软些并不会影响消化吸收。通过增加蛋白质摄入,可增加体力和肌力,缓解易疲劳等症状,也可改善胃壁平滑肌的力量,促进胃壁张力提高,蠕动增强。

胃下垂的诊断方法

临床上有的取胃大弯,有的取胃小弯,并需参照骨性解剖学标志。到目前为止,x线仍为胃下垂诊断的唯一方法,为探讨一种简便而实用的诊断方法,我院对胃下垂的诊断方法进行了改进。

胃下垂的诊断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多年来诊断胃下垂的上消化道钡剂造影片计218例,男79例,女139例,分别占总数的36。2%和63。8%。年龄最大78岁,最小16岁,平均45岁。均具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站立位时测量十二指肠升部水平段最低点与胃体大弯最低点间的垂直距离,以此为依据,分别以5cm以内、5。1~10cm和10。1cm以上为轻、中、重度胃下垂的诊断标准,得出各自占总量的百分比。并以专业术语“十二指肠水平段低位、中位和高位”来分别表述“轻度、中度和重度胃下垂”的程度。并与常用测量法相比较,得出二者间的差别,以评估其可行性。

了解了以上的介绍,朋友们知道了胃下垂患者的饮食调理有哪些了,患上胃下垂以后饮食是必须要进行调理的,而且要注意不要吃的过饱,注意饭后休息,不要喝过多的水,或者是进行运动,食物要选择松软的食物,容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