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胃下垂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患上胃下垂以后,就会带来很多的症状,而且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的痛苦,胃下垂发生以后,受到最大影响的就是患者的饮食了,还会让他们胃部出现严重的异常,我们要把胃下垂的临床表现重视起来,一起来看看该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胃下垂的临床表现:

1.腹胀及上腹不适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2.腹痛 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3.恶心,呕吐 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1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

4.便秘 便秘多为顽固性,其主要原因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

5.神经精神症状 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忧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

6.体检 可见瘦长体型,上腹部压痛点因立卧位变动而不固定,有时用冲击触诊法,或患者急速变换体位时,可听到脐下振水声,上腹部易扪到主动脉搏动,常同时伴有肝下垂,肾下垂及结肠下垂的体征。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消化系统病症,实际上,胃下垂并非真正意义的疾病名称,而是一种x线诊断名称。它是由于胃的固定韧带松弛、胃的形状改变以及胃的紧张力较低而导致胃的位置下移,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正常人及短胖体形者胃多呈牛角形,紧张力较高,幽门比胃角低。均力体型者胃呈鱼钩状,紧张度适当,幽门与胃角在一个水平上。瘦长体形者胃呈长型,紧张力低,胃角下垂,低于幽门,如胃角切迹处低于两骼嵴间线水平,称之胃下垂,低于1cm~5cm之内为轻度胃下垂,大于10cm为重度胃下垂。

一般轻度胃下垂不伴胃炎,无明显症状,中重度胃下垂或伴有胃炎者可出现胃排空延迟、胃食物存留,致使病人感到上腹饱胀、嗳气、恶心、全腹胀,饭后加重,以及消化不良。病人常诉“胃弱”、“胃软”,不敢多吃饭,因饭后症状明显,久之病人食欲减低、消瘦,则更加重胃下垂程度,而且一般常用的胃药如抑酸剂、解痉剂往往效果均不明显。目前对于胃下垂的治疗以饮食调理、中医中药以及综合治疗为主。

胃下垂是指在x线检查中,发现胃的位置低于正常而言。本病的发生与身体的素质有关,比如平素或久病后身体消瘦,致使腹壁的紧张度发生变化,腹壁脂肪缺乏,或者肌肉松弛,腹压减低,以及支持脏器的组织无力与脏器本身无力,均可引起胃下垂。发生胃下垂以后会出现蠕动迟缓,紧张力低下,排空时间延长,导致机能改变。患者主要感觉食欲不振,食量减少,腹部胀满,嗳气,小腹坠胀,心窝部沉重不适及大便秘结等症,也有便稀或便次多者。同时伴有精神不振,倦怠无力,头昏失眠等症状。如作x线钡餐透视可见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在骼嵴连线以下,胃的形态呈无力型。

认识了上述的介绍以后,应当清楚的知道了患上胃下垂以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了,大家要多注意自己的胃部健康,做好胃下垂的预防工作,要从饮食方面开始进行相关的预防,生活当中还要多注意休息,食物要以松软的食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