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特征症状有什么?

腰肌劳损特征症状有什么?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人们长期的坐着,再加上经常都不运动,有时候一点儿事儿就可能导致腰部的损伤,那么长期的积累下来就会导致腰肌劳损,腰肌劳损的特征症状到底有什么呢?又有哪些好的治疗保健方法能一起来了解一下。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

腰肌劳损的症状

腰肌劳损主要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特征:

1.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

3.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

4.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5.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无明显腰肌痉挛,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

检查腰肌劳损的检查  1.X线检查:多无异常,少数和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2.年老或骨质疏松患者检查:可选择ECT检查,骨密度检查,目前有观点认为骨质疏松也可致慢性腰痛。

诊断腰肌劳损的诊断  腰肌劳损的腰背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棘肌,腰椎横突及髂嵴后缘等部位。触诊时腰部肌肉会紧张痉挛,或有硬结及肥厚感,进行X线检查时少数患者可有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骨质增生。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腰椎结核、慢性韧带损伤、肾脏疾患等相鉴别。中年以上妇女,尚须与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相鉴别。

治疗腰肌劳损的治疗  (一)腰肌劳损西医治疗方法

1、避免过劳、矫正不良体位。

2、适当功能锻炼,如腰背肌锻炼,防止肌肉张力失调。

3、理疗、按摩等舒筋活血疗法。

4、药物治疗:主要为消炎止痛药及舒筋活血的中药。

5、封闭疗法:有固定压痛点者,可用0.5-1%普鲁卡因5-10ml加醋酸强地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0.5-1ml作痛点封闭,效果良好。

6.物理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当的物理治疗也可以增强治疗效果。目前存在较多的理疗方式,包括电磁、超声波、红外线、激光等,通过声、光、电、热等作用于*,起到疏筋活络的作用。

7、手术治疗: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例,可施行手术治疗。

(二)腰肌劳损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的辨证分析

腰肌劳损中医可认为因感受寒湿、湿热、气滞血瘀、肾亏体虚或跌仆外伤所致。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由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

临床治疗的辨证论治

1、寒湿型

证见: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

(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处方:干姜,炙甘草,白术,茯苓,杜仲、独活,狗脊,牛膝。水煎服。

(2)二术苡仁汤处方:白术,薏苡仁,苍术。水煎服。

(3)强腰散处方:川乌,肉桂,干姜,白芷,胆南星,赤芍,樟脑。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4)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千金方》):处方:独活,防风,川芎,牛膝,桑寄生,秦艽,杜仲,当归,茯苓,党参,熟地黄,白芍,细辛,甘草,肉桂(煽冲)。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

2、湿热型

证见: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方药:

(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加减,处方:苍术、黄柏,薏苡仁,忍冬藤、萆薢,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甘草。水煎服。

(2)补肾活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当归、赤芍、木瓜、泽泻,生地黄,桃仁、红花、川芎、桂枝、蜂房,丹参,茯苓。水煎服。

3、肾虚型

证见:腰痛而酸软,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面色苍白,心烦口干,喜暖怕冷,手足不温、常反复发作。脉沉细或细数。

治法:补肾填精益气。

方药:

(1)主方左归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处方: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茯苓、牡丹皮,桑寄生、龟板(先煎),牛膝,牡丹皮、泽泻。水煎服。若肾阳虚者,去牡丹皮、泽泻、龟板,加熟附子,杜仲,肉桂,淫羊藿。

(2)温肾止痛丹(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附子,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黄芪、熟地黄、当归、赤芍、白芍、怀牛膝,川芎,鸡血藤。水煎服。

(3)温肾通络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熟附子,桂枝,淫羊藿,巴戟天,白芍,赤芍,丹参,牛膝,当归,川芎,忍冬藤。

(4)补肾壮腰汤处方: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杜仲,淫羊藿,狗脊,赤芍,丹参,桑寄生,熟附子,鸡血藤。

4、淤血型

证见:痛有定处,如锥如刺,俯仰不利,伴有血尿,日轻夜重。

治法:行气活血、舒筋祛瘀,通络止痛。佐以补肝益肾。

方药:

(1)主方补肾壮筋汤(钱秀昌《伤科补要》):处方:熟地黄,当归,牛膝,山茱萸,茯苓,续断,杜仲,白芍,青皮,五加皮。水煎服,每日1剂。肾阴虚者,加女贞子、龟板(先煎)。肾阳虚者,加巴戟天、补骨脂、仙茅、淫羊藿。急性发作而疼痛较甚者,加乳香、钩藤、丝瓜络。气血虚弱者,加黄芪、何首乌。

(2)腰痛验方(鲍相璈《验方新编》):处方:盐水炒杜仲,木瓜,破故纸,萆薢,续断,当归,金毛狗脊,炙甘草,核桃肉,食盐l匙,甜酒l杯。将核桃肉、盐、酒以一半同药入罐煎,另一半于服药时同药咽下。

(3)活络效灵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当归,丹参,生明乳香,生明没药。上药全研细末,备用,亦可水泛为丸。用法用量:上四味,作汤服。若为散剂,一剂分作4次服,温酒送下。

理筋手法

患者俯卧,术者用手掌揉按两侧骶棘肌,然后找出压痛点或痛性结节,由上而下逐个进行点穴、弹拨、拿捏,然后施于滚法,注意手法不宜过重。亦可加用侧卧屈伸法,令患者侧卧,患侧在上,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按其腰部痛处,一手握持患侧踝部并向后牵拉,使髋关节过伸,继而屈髋屈膝,使大腿触及腹部,然后将下肢牵拉伸直,反复3次。

针灸疗法

1、针刺取阿是穴:肾俞、志室、气海俞、命门、腰阳关、次髎、委中等,针刺后可在腰部穴加拔火罐,以散瘀温经止痛。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核及肿瘤患者不宜针灸。

2、耳针刺腰骶区、神门区、肾区等,可稍作捻转,两耳同刺,留针10分钟,隔日1次,可连作2-3次。

看了上面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对腰肌劳损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了,无论是他的诊断还是治疗都已经深入人心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积极的保护好我们的腰部,如果感到不舒服的话,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去进行检查和治疗,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我们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