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晚期的治疗方法

腰肌劳损晚期的治疗方法

腰肌劳损晚期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头疼的一个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比较容易患上这个疾病,所以我们要学会预防这个疾病,正确能够避免疾病的侵袭,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下面请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腰肌劳损的保健方法有哪些?

腰肌劳损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药物治疗往往收效甚微,运动锻炼能放松腰部和下背部肌肉,增强脊柱的活动性,有效地改善和恢复腰肌的功能。现介绍几种锻炼方法: 1、仰卧,屈膝,大腿贴腹,两手抱膝,腰背贴床,使腰肌和下背部肌肉放松,然后放开两手,两腿伸直,连做3-5次。 2、仰卧,两腿伸直,轮流抬起,动作轻松稍快,以不引起疼痛为度,连做8-10次。 3、仰卧起坐,若起坐动作困难,可用两手扶床协助,坐起后身体不可前屈,连做3-5次。 4、直立,轮流向左右侧转体。转体时同侧手臂伸直,向斜上方摆动,目视手掌,对侧手叉腰。 5、直立,两手叉腰,两脚轮流向前做弓箭步下压,连做15-20次。 6、两腿分立,体前屈,做劈柴动作。动作要轻松,幅度以不引起局部疼痛为宜。 7、两腿分立,两手扶腰骶部,做旋腰运动,连做10-15次。 8、两掌搓热,随后紧贴腰背痛处,用力上下摩擦。 以上锻炼方法每次可选择3-4个动作进行练习,每日练2-3次,坚持1-3个月,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慢性腰肌劳损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例如,长时间的体力劳动或运动,可因腰部负荷过重而造成腰肌的损伤。长期缺乏体育锻炼的胖子,站立时重心前移,也很容易引起腰部韧带、肌肉的劳损。腰部长时间遭受风寒,也可以引起慢性腰背部僵硬、疼痛。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彻底,也会发展成慢性腰肌劳损。劳累后加重是慢性腰肌劳损的特点,下面介绍几种效果可靠又简便易行的康复锻炼方法: 1.腰部前屈后伸运动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手叉腰,作好预备姿势。然后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后伸各四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2. 腰部回旋运动 姿势同前。腰部作顺时针及道时针方向旋转各一次,然后由慢到快,由大到小,顺、逆交替回旋各八次。 3.“拱桥式” 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五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反复锻炼20~40次。 4. “飞燕式” 俯卧床上,双臂放干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关节屈曲,要始终保持伸直,如飞燕状。反复锻炼 20~40次。 5 倒走锻炼也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尤其是安全 倒走锻炼对腰肌劳损的康复有良好的作用,但也要注意方法的科学性,特别是安全性。倒走时能够强迫*的重心后移到脚跟,锻炼腰背部肌肉,促进腰背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还可以试试倒走,看看有无效果,倒走时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运动量以腰部不感觉到累为宜,可以少量多次进行锻炼,过多的运动量是会加重腰痛的,要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倒走锻炼不方便的话,可以在家中锻炼:赤足或穿平底鞋,前脚掌踩在厚度约为20毫米的书上,坚持直立,坚持直立的时间越长越好,可以感觉一下腰痛有无减轻,这和倒走锻炼的效果是一样的,更加安全,有利于坚持。倒走锻炼和负跟站立锻炼对腰痛有作用的话,可以穿一双前高后低的负跟鞋,前高后低强迫*的重心后移到脚跟,矫正不合理姿势,锻炼腰背部肌肉,缓解疼痛,巩固倒走锻炼的效果,对腰肌劳损有康复的作用。

我们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我们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腰肌劳损之后适合做的运动,除了注意姿势,还需要进行肌肉锻炼,最简单方便的就是“小燕飞”。平时我们应适当的进行一些锻炼,增强我们的体质,积极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