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殖 > 内分泌失调不孕

黄体机能不全令你难孕育

黄体机能不全令你难孕育

  黄体机能不全是一种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黄体分泌的雌孕激素不足,导致子宫内膜的分泌性变化不充分。这种疾病常常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黄体期出血、孕卵着床障碍、不孕和习惯性流产等。

  黄体机能的维持依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正常功能。不仅黄体期,卵泡期的异常也可能导致黄体功能障碍。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黄体功能不全与以下因素有关:

  首先是卵泡期FSH分泌不足,卵泡液中FSH和雌二醇含量较低。其次,在排卵期时,LH峰的释放量不足。此外,黄体期LH分泌不足或者脉冲式分泌不充分也与黄体机能不全有关。最后,子宫内膜细胞的甾体激素受体可能异常,从而使其对黄体分泌的激素反应性下降,即使黄体功能正常,而内膜发育却不良。

  针对黄体机能不全的诊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方法。首先是基础体温的测量,这是评估黄体功能最简便常用的方法之一。黄体分泌的孕激素会使下丘脑的体温中枢形成高温相,所需的孕酮浓度为2.5ng/ml以上。如果高温相的持续时间不足10天,高温相缓慢上升,或者高温相中间有陷落等情况都可能提示黄体功能障碍。

  其次是血中孕酮浓度的测定,这也是判断黄体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血中孕酮浓度在5ng/ml以上表示已经排卵,黄体中期10ng/ml以上则说明黄体功能正常。如果浓度低于10ng/ml,则可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

  此外,子宫内膜组织的像检查也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通常建议在黄体期中期(即高温相的第7天)进行组织采样。这个时间正好是胚胎着床的时期。还有人主张在黄体期后期(即高温相的第11-13天)取材,这时主要观察腺上皮和间质细胞的变化。如果内膜组织像与基础体温相差大于2天,则可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

  对于黄体机能不全的治疗,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首先是黄体机能刺激疗法,即在排卵后的第2天开始隔日进行HCG肌注,共3-4次,以刺激黄体分泌足量的孕激素。

  其次是黄体激素补充疗法,即在高温相的第3天开始补充孕激素。可以使用黄体酮20mg肌注或口服安宫黄体酮10mg,连续使用7-10天。

  最后是通过卵泡发育正常化疗法来改善黄体功能。其中克罗米芬疗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在月经第5天开始连续服用克罗米芬50-100mg,共5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疗法可能会导致黄体机能不全,因此最好同时使用HCG疗法。

  另外,HMG-HCG疗法也是常用的黄体功能治疗方法之一。在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每天进行HMG 75-150U的肌注,当卵泡成熟时进行HCG 5000U的肌注。也有人建议在月经周期的第5、7、9、11天分别进行HMG 75U的注射。

  总之,黄体机能不全对于生育而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了解其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对于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