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内科新闻

什么是肝硬化门脉高压?

什么是肝硬化门脉高压?

当门静脉压(PVP)或肝静脉楔压(WHVP)大于12mmHg即为门脉高压。根据门静脉血流梗阻的部位,门脉高压症可分为:肝前型、肝内型和肝后型。肝内型:我国最常见,占95%以上,多因肝硬化引起,按病理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窦前阻塞型、肝窦/混合型和窦后阻塞型:

(1)窦前性门脉高压常见于:血吸虫病、骨质增生性疾病、肝转移性癌、肝豆状核变性、结节病、先天性肝纤维化、胆管炎、砷中毒、骨髓纤维化早期等。

(2)窦性/混合性门脉高压常见于: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特发性门脉高压症、暴发性肝炎、脂肪肝、晚期血吸虫病等。

(3)窦后性门脉高压常见于:肝内小静脉栓塞病(VOD)、肝内静脉血栓形成等。

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下面几种疾病:

(1)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出现巨脾、腹水等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结合病原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肝组织活检可确诊,本病需与巨脾、腹水、其他原因所致肝硬化相鉴别。

(2)肝炎后肝硬化

多有肝炎病史或输血液制品史,病毒标记物和肝组织活检可诊断。本病需与腹水、其他原因所致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等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