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体质养生 > 气虚体质

乌鸡+党参可治汗多气虚

乌鸡+党参可治汗多气虚

夏季出汗,是*体温调节的正常机制。但轻微举动即出汗则是不健康的表现。例如有女性朋友即使轻微走动也汗珠滚滚而下,常常让人感到狼狈和不方便。还有的中老年朋友出汗以后会伴有头晕、气短、食欲不振、困顿疲惫等,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状态。

中医认为,动辄出汗多为气虚,汗孔开合失职、统摄无权所致。“肺气不足、卫阳不固”,汗多最易伤津耗气,尤其对于身体较虚弱或平时缺少体育锻炼的人来说,过多出汗很容易降低身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导致着凉感冒,进而引发关节、肠胃不适等。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缺乏体育锻炼,起居不规律,也是引起气虚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气虚患者还可能有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或情绪常处于低谷等问题。这些在中医看来属于亚健康状况,可以通过长期中低强度的锻炼和合理的生活饮食来改善。

夏季人们出汗量普遍较多,如果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则无需专门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天气凉爽时仍然汗如雨下,或者伴有比较典型的身体其他系统的不适,就应该到医院内分泌科检查一下,确信并非内分泌系统的问题后,再用中药调理。

要调理气虚引起的多汗应以益气补气为主。可选服补中益气丸、生脉饮以培土生金、益气敛汗,或嚼服西洋参、人参等。

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尝试以下补气药膳:

党参乌鸡汤

原料:干党参10克,母乌鸡半只,干山药10克,沙参10克,干香菇3枚,大枣2枚,生姜少许。

制作方法:

乌鸡先在沸水中焯去血沫,与上述其他原料文火炖2小时即可。每周食用1~2次。

这道药膳可以补气固表,同时补中和胃,对于气虚者有一定的敛汗作用,对于产后虚胖多汗的妇女以及体弱的老人尤其适用。

菊花治病 功效多多

菊花枕治头晕

将野菊花加入油柑子叶、绿豆壳,晒干待冷却后,装入枕袋内缝密。菊花能对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等具调治作用,还能使小便清长。用菊花做枕头,对妇女肝阳火盛引发的头晕、晚间烦躁难眠有帮助。

菊花粥降血压

取糯米150克,决明子15克,鲜菊花30克。将锅烧红后加入决明子稍炒后,加水500毫升,煮沸30分钟后去渣,再加水和米一起煮粥,待熟时加入菊花再煮开,加油盐或冰糖调味食用,具有散风热、降血压功效。

菊花水能护眼

泪水太多,第二天早上眼睛就会浮肿,有一方法可有效解除,就是用棉花沾上菊花茶的茶汁,涂在眼睛四周,很快就能消除这种浮肿现象。平时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症状消除些,如果坚持每天喝,对恢复视力有帮助。

菊花熏治头痛

患神经性头痛,可用白菊花200克,加水煮沸,倒入脸盆内,趁热熏蒸头部,蒙盖毛巾被,以防盆内热气外泄,至药汁温度降至体温以下为止。

菊花叶治鼠疮

得了鼠疮,可用一把白菊花叶或白菊花枯枝叶和根也可(多一点或少一点没关系),万年青叶(3~4片),煎成中药,饭后用药,日服两次,一般一周内可见效。

药用菊能平肝

一般入药多选用单叶味甜色白的白菊花,清热解毒的常采用味苦色黄的野菊花。菊花皆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杭菊疏风清热为主;白菊平肝明目的功效较强;野菊花偏重解毒,其叶还能外敷治疗疔疮。

菊花酒可益寿

《神农本草经》载“菊花酒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清代《食物本草会纂》载有“菊花酒,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痹,消百病。”

菊花茶可杀菌

菊花泡茶是人们喜爱的清凉饮料之一,它香气浓郁,提神醒脑。菊花含菊花甙、胆碱、水苏碱、氨基酸以及微量维生素等,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及乙型链球菌等有杀灭作用。用于感冒发烧、身热无汗等症。

菊花蜜可润手

秋燥引发手干,热毒重者还会瘙痒脱皮。可用菊花、金蝉衣、蜜糖适量,加水煲半小时,隔渣取液,用以浸手一刻钟,然后以清水洗净。能让双手恢复白滑、减少裂纹。

养菊花利环保

菊花能吸收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氟化氢、氯化氢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