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防暑5件事不能做

三伏天防暑5件事不能做

炎热的夏季到了,进入了三伏天人们更是感觉酷热难耐,不愿意出门,三伏天也特别容易中暑,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很多降温的方法,比如,吃冷饮,冲凉水澡,喝冰镇啤酒饮料等等,殊不知这些方法虽然可以让我们在炎热的夏季凉爽一点,但是对身体却有很大的损伤,我们具体的来了解一下.

三伏天防暑,5件事不能做,很多人都错了

1、光膀子降温

很多男生都喜欢在夏天打赤膊,有些甚至不分场合。不穿衣服,身体散热快,让人 感觉凉爽,但是温度过高,甚至达到37度之时,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

2、喝啤酒降温

天气炎热喝啤酒降温,这是很多地方的特色,但是夏天*出汗较多,消耗也大,易疲乏。常喝啤酒降温,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会不断持续,口渴出汗现象将更加厉害。

3、冲冷水澡

在外面热出了一身汗,或者是做了一场运动,就想要来个热水澡舒服一下。可身体大量出汗,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加上大脑内的血管功能很丰富,对外界刺激很敏感,被冷水一激血管急剧收缩,体内热量遭到外力的抑制,一时散发不出来,有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造成头晕、头痛等现象。

4、常喝冰冻水

炎热夏日,光喝水已经已不能降温,因此要喝冰镇过的水。很多人一到夏天,喝水都是选冰镇过的,但是大量饮用冰饮料,会导致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极易引发中暑,且很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收缩、黏膜缺血,从而减弱胃肠消化功能和杀菌力,造成痉挛性疼痛,甚至导致腹痛、腹泻。

5、用冷水泡脚

用冷水泡脚也是常见的一个降温方式,但是脚底的汗腺较为发达,出汗多,高温时如果突然用凉水洗脚,脚的感受神经末梢受凉水刺激后,正常运转的血管组织剧烈收缩,可能会导致血管舒张功能失调,诱发肢端动脉痉挛,引发一系列疾病,如红斑性肢痛、关节炎和风湿病等。

三伏天确实非常难熬,但是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上面我们所说的五种降温方法大家还是要慎用,也不要老是在空调的房间里,多去感受自然风带来的凉爽,用积极健康的方式度过三伏天,少饮酒,多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