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养生重点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根据节气变化对气血运行的影响,所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夏至阳盛,*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一些好发于冬季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等寒证,可以趁其发作缓解季节,适当地养生保健,不仅可以缓解其症状,还可以预防旧病复发。此外,夏季空气湿度大,还需做好预防暑湿伤人的措施,以下是冬病夏治的一些养生重点。
1.夜来虽热穿衣卧
人觉得热了的时候无非就是这么几种办法:一是脱衣服,二是找个阴凉点儿的地方避暑,三是开个电扇空调之类的吹吹风,再有就是吃点冷饮之类的。但这些方法虽然都有效果,但都有各自的害处。人的汗毛没有保暖的作用,所以靠加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动物不能褪毛,但人却可以脱衣服。有些男性盛夏时即使在外面也裸露上身,这不但不雅,还容易生出许多病来。不要说在外面,其实为了健康,在家的时候也不要把前胸后背赤裸出来,尤其是夜晚的时候,最忌赤身在开风扇或空调的房间里睡觉。
2.风邪伤人要谨防
一年四季都有风邪伤人。《黄帝内经》中就有八风之说,其中风从南方来的,叫做大弱风。它内可侵入心脏,外可侵入血脉,被它伤害有犯热性病的症状。古人避风犹恐不及,现代人睡觉时就更不能袒胸冒风而睡了。受热张开的毛孔很容易窜入风邪。风跟别的病邪还不同,风入*后,很难疏泄掉,既不能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又不能自己再从毛孔窜出去。风性善行而数变,内可入脏腑经脉,外可停滞在皮肤之间。夏季之风易为心风,如果受到这种风邪的侵扰会有多汗、恶风、内热不通、大喜大怒、面赤舌红、疼痛不安等症状。在夏天的时候可要特别留神。
3.绿豆胜冰消暑烦
为了消暑,除了物理的方法还有别的解内热的方法吗?民间的往往是最智慧的。中国人在夏天的时候喜欢喝传承了成百上千年的绿豆粥,那就是一剂消暑的好方。
绿豆性甘寒,能入心经和胃经。夏天体热小便黄赤的时候喝起来效果最好。很多人不知道煮绿豆的时候要不要把豆衣去掉。其实绿豆衣也是一味中药,药效跟绿豆一样,只是稍弱而已。所以作为一般清热消暑之品的话,不用特意将豆衣去掉。喜欢吃甜的人还可以加些蜂蜜,对热毒的痈肿也有很好的效果。但绿豆毕竟是寒性的,体质虚弱的人不宜多食。久服会把体内的虚寒坐实,这样以后就更不容易调理了。
4.有言宣泄多倾吐
夏至的火已经盛大,就像山火一样,当还只是星星之火时,还有可能扑灭,但如果已经成燎原之势,就很难扑灭了。这时我们的方法就是宣泄。我们可以适量地把心中的火气释放出来,让内外的阳气能够交通。
跟家里人,跟亲戚朋友多聊聊天。做一些运动也可以把身体中过剩的能量释放出去。大家一起吃饭时尽量不要吃上火的东西,像羊肉、狗肉这样的食物就要少吃了。如果家里有老人的话这时还要注意家里要保持通风,这种天气很容易酝酿心火,再没有适当的自然风能促使空气流动的话,就会使老人感到心里烦热、憋闷。
5.心脑不禁大喜悲
夏季是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的高发季节,人的情绪波动大的话我们的血管可是受不了的。所以夏天更要注意,不要大喜过望,也不要大悲伤心,要保养好我们的心气。
正所谓“阳,在天为日,在地为火“。夏至阳气已达一年之最,人的精神活动很容易受到鼓动,此时人特别容易烦躁,容易发火。因此,夏季养生除了以上的要点外,还更需要心平气和,饮食慢吞细嚼,不要过分贪凉。此外,夏季也是细菌滋生繁殖的季节,夏季养生还需要特别注意日常饮食生活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
中暑为什么会死人?对中暑决不能掉以轻心!每年到了夏季,预防中暑就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而且每年都会有人因中暑而死亡的情况出现,那么中暑真的那么严重吗?中暑发生为什么
-
夏季吃什么食物好夏季养生滋补身体可以多吃些黑色食物,黑色食物具有补肾健脾的作用,并且能够维持皮肤的健康,可以有效调节内分泌,能够促进唾液
-
夏季老年人要注意什么夏季中老年人应该要做好防晒工作,应该要做好预防中暑的工作,夏季中老年人容易患有高血压和各种心血管疾病,夏季老年人应该要做
-
老年人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季夏季天气炎热,夏季应该要做好防暑工作,尤其是中老年人,应该要做好防暑工作,尽量选择宽松的服饰,平时要多喝白开水,可以促进
-
夏季吃什么水果对身体好夏季天气炎热,可以吃一些西瓜,西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并且能够补充水分,可以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夏季可以吃柑橘,柑橘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