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反复发热,警惕“幕后黑手”——感染性心内膜炎

反复发热,警惕“幕后黑手”——感染性心内膜炎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2个月前于外院行肾移植手术,术后自行停药,出现反复发热情况,前来就诊。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检查结果,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病2级。先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解除发热症状,后对患者采取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经过治疗,患者恢复良好,无不适症状。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7岁

【疾病类型】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病2级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18/11/10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注射用盐酸环丙沙星)+手术治疗(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

【治疗周期】住院40天,长期随访

【治疗效果】左室舒张末内径降至正常范围,患者无不适症状


一、初次面诊
患者因发热1月余入院,家属交代,患者2个月前于外院行肾移植手术,术中及术后抗感染治疗无发热,一个月前患者自行停用左氧氟沙星后再次发热,体温高达39℃,伴头痛、寒战、乏力症状,再次予以静脉左氧氟沙星后体温仍波动于37.0℃~37.8℃,为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就诊。我随即安排患者住院,并完善入院检查。经询问得知,患者高血压病史10年,2年前开始血透治疗。2月前接受肾移植术,予以泼尼松、环孢素软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免疫调节治疗。查体:T37.5℃,HR80次/分,血压161/103mmHg。神清,平卧位。双肺未闻及湿啰音。心界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主动脉瓣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3/6级海鸥鸣样收缩期杂音,杂音向颈部传导,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杂音向心尖部传导,余查体无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主动脉瓣右冠瓣增厚、脱垂(不除外穿孔),主动脉瓣右冠瓣赘生物(如图),约15mm×7mm,伴主动脉瓣中度反流。3次血培养均示杰氏棒状杆菌(+),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敏感。根据患者症状及检查结果,我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病2级。

二、治疗经过
该患者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病情,我建议患者先进行抗感染治疗,解除发热症状,病情稳定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同意。结合患者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给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和注射用盐酸环丙沙星2周,期间无发热。再次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室舒张末内径由53mm增至62mm,主动脉瓣重度反流,提示患者病情控制不佳,心脏结构破坏伴血流动力学恶化,患者存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适应证。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经多学科联合会诊,对患者进行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继续予以抗感染治疗。
三、治疗效果
患者住院40天,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室舒张末内径降至正常范围,未发现机械瓣膜再发感染;血培养和赘生物组织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真菌和结核菌相关检查也均为阴性,故基本排除各种微生物感染可能。肾脏无排异反应,心率、血压平稳,体温正常,无其他不适症状,基本恢复正常,同意出院休养。患者及家属多次向我表示感谢,说以后会按时按量使用药物。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症状好转,我也感到非常高兴,但是考虑刚经历手术,我多次嘱咐患者及家属要注意日常的护理:
1.患者患有高血压较多,出院后仍需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以免血压升高影响心脏功能。
2.患者应多吃有益于心脏健康的食物,如全麦食品、鱼肉等,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3.患者应适量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4.患者要注意休息,日常应避免过度劳累的体重劳动。
5.定期复查,如果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五、个人感悟
感染性心内膜炎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杂音、贫血、栓塞、皮肤病损、脾肿大和血培养阳性等。本病一般不会自愈,需积极接受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防止疾病的复发。在这例患者的诊治过程中,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多次良好有效的沟通,患者和家属也给予充分的信任,这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