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神障碍和情绪异常?可能是小脑性共济失调在作祟

精神障碍和情绪异常?可能是小脑性共济失调在作祟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自述,曾在自己15岁时被诊断为小脑性共济失调,近年情绪变化多样,曾在其他医院的精神科就诊,后服用盐酸氟西汀片、拉莫三嗪片进行治疗,但是效果不佳,于是来我院神经科就诊,随后经检查,确诊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导致的精神障碍,建议使用药物治疗,用药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精神状态逐渐好转。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29岁

【疾病类型】小脑性共济失调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3/1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帕利哌酮缓释片、拉莫三嗪片、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等)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一年内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精神状态有所好转


一、初次面诊
患者进入门诊时,我观察到患者面色正常,据患者自述,自己曾在15岁时出现下肢无力、走路困难、说话不清等症状,就诊后被诊断为小脑性共济失调,治疗方式不详,近年来精神障碍,情绪低落和情绪高涨的情况经常交替出现,曾因为在超市与他人发生冲突,情绪失控而被送往医院,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比较大的困扰,后服用盐酸氟西汀片、拉莫三嗪片进行治疗,但效果甚微。我也注意到患者在说话时情绪高涨、精力充沛,并且话多,随后对患者进行脑磁共振时,发现患者小脑萎缩,随后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确诊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导致的精神障碍。

二、治疗经过
由于患者入院时情绪比较激动,所以我建议通知患者家属,并且建议患者住院治疗。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后,患者家属及患者希望及时控制住精神异常的情况,所以我立即制定了治疗方案。结合患者的病情,确定进行药物治疗,以控制患者病情,由于患者出现精神障碍,所以给予患者帕利哌酮缓释片、拉莫三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患者情绪;同时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以促进脑物质代谢,改善脑循环,给予维生素B6片,以营养神经,达到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目的,随时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住院治疗后,情绪激动的情况得到控制。在使用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进食状态正常,据患者自述,睡眠质量比之前稍有改善。此外,患者住院后未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精神状态正常,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出院意愿较强烈,在对患者进行查体后,发现患者病情好转,于是同意出院,患者及其家属向我表达了感谢之情,我也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
四、注意事项
该患者比较年轻,但是已有多年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患病史,所以我嘱咐患者及患者家属,出院后需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患病多年,且小脑性共济失调伴有精神障碍,因此在出院后也需要按时服药,避免病情失控,引起精神障碍反复发作。
2.考虑到患者情绪不稳定,因此我建议患者家属,在患者外出时应有一名家属陪伴,以免出现患者在外出时情绪失控的情况。
3.患者的饮食应清淡、有营养,可以为患者的身体补充营养,增强患者的体质,尽量少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五、个人感悟
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是小脑疾病或小脑萎缩导致的,该患者在少年时期已经发病,但是没有及时进行系统性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无力、走路困难、说话不清等症状,在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可能会导致脑神经受到侵犯,最终引起精神障碍。由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病情进展缓慢,可能在最初确诊时不能得到重视,因此,在确诊共济失调后,患者应及时进行系统性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