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药物和心理手段协作,治疗癔症性精神障碍

药物和心理手段协作,治疗癔症性精神障碍

许志亮副主任医师

外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在几年前就已经发生了癔症性精神障碍,在我院经过治疗后,好转后回家休养,但是出院后,患者间断服药,导致病情一直反反复复,最近三天病情加重,出现失眠、自言自语、胡说等症状,再次来我院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患者症状有所好转,病情得到了控制。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38岁

【疾病类型】癔症性精神障碍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5/1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盐酸氯丙嗪片)+心理治疗(认知疗法)

【治疗周期】住院四个月

【治疗效果】失眠、自言自语等症状得到改善


一、初次面诊
根据家属的描述,患者曾在几年前因为婚姻问题,精神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失眠、发脾气、胡说、凭空视物等症状,当时来我院求诊,诊断为癔症性精神障碍,住院治疗后,好转后出院,出院后,患者间断服药,病情时好时坏,最近三天病情加重,出现了失眠、自言自语、胡说等症状,再次来我院求诊。经过精神检查,我发现患者意识清晰,但是答话欠切题,思维内容散漫,说话荒谬,还表现为疑神疑鬼的,可考虑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复发。

二、治疗经过
由于患者病程较久,病情时好时坏,平时性格内向孤僻,社会功能受损,因此我与患者家属沟通,采取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的方式给其治疗,家属也同意我的治疗方案,并希望我能够尽快控制患者的病情。我先是给予患者盐酸氯丙嗪片进行治疗,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同时再让其配合心理治疗,通过认知疗法,让患者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消除患者精神上的负担。同时家属也需要长期陪伴患者,倾听患者的心事。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家属一直耐心地陪伴患者,鼓励患者,并做好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经过四个月的治疗,患者发脾气、胡说、凭空视物等症状有所减轻,同时也能够正常入睡,睡眠时间也基本恢复正常,同时经过心理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排解,心理负担也没有那么大了,看到患者的转变,我也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四、注意事项
患者经过几个月的住院治疗,病情得到好转,我有点担心患者出院后,像之前一样不按时服用药物,因此我嘱咐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回家后,仍然需要按时服用我开的药物,家属也要监督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切勿擅自换药或停药。
2.患者需要定期来医院复查,以便我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明确患者的病情是否有复发的趋势。
3.在日常生活中,家属要注意多陪伴患者,及时了解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绪,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发泄心中的情绪。
五、个人感悟
癔症性精神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多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就像这位患者是因为对婚姻的担忧,又不及时与家属沟通,然后进行自我暗示,导致心理问题逐渐发展为精神问题。因此在生活中,有任何问题应该及时与家属沟通,在沟通中寻找解决方法。同时,作为一名医生,我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正视自己的心理、精神问题,关注自己情绪的变化,出现异常时就应该及时就诊。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