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脑瘫在形成过程中的“三步走战略”

论脑瘫在形成过程中的“三步走战略”

段晓慧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

脑瘫对新生儿的影响极大,想要提前预防,就要知道脑瘫在形成过程中的前、中、后期这三个阶段的症状和成因,只有认识到了前、中、后期三个阶段的成因和症状,我们才能早发现、早治疗。

在妊娠期间若母亲保持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习惯,可能诱发胎儿先天性脑瘫。在脑瘫形成前期,婴儿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易察觉的症状,如全身发软、四肢无力或四肢发硬;头部和后背张的角度较大,身子经常打挺;下肢交叉在一起、双上肢向后伸展;反应迟钝等,这可能是智力低下的表现;自发运动减少或运动过多、异常持续哭闹、紧握拳、不能张开或拇指攥在手掌心、惊厥、惊战频繁、头围过大或过小、吸吮无力、哺乳困难、体重增加缓慢等。

若脑瘫在形成前期未得到察觉,加之出生时是非正常生产,可能会导致患儿病情加重,在脑瘫形成中期,通常会有以下表现:首先是斜视,如3-4个月的婴儿出现了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就表明新生儿可能存在脑损伤。其次,婴儿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时不能伸手抓物,可能存在智力低下或脑瘫的可能性。再者,婴儿目光呆滞、反应迟钝、敏捷度低,如果6个月以后这种情况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实际上,有些脑损伤较轻微的患儿,在早期(出生后6个月内)往往无明显症状,要在后半期(6-12个月)才会表现出来。

脑瘫经过前、中期的发展,到了后期,脑瘫患儿典型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如果婴儿脑瘫在前、中期未得到有效的治疗,那么在婴儿快速发展阶段,症状就会表现得更加明显,运动功能障碍指患儿会逐渐出现运动迟缓、不自主运动等现象,不能完成同龄正常婴儿应有的运动发育进程,比如正常婴儿在3-4个月的时候竖头很稳,在7个月的时候可以独坐,一岁左右的时候能够独自站立,但是脑瘫患儿在做这些运动时都表现得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做。再就是肌张力的异常,有些患儿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有些患儿表现为四肢松软,肌张力低下。最后,患儿可能会出现姿势异常,比如在仰卧位的时候,将其拉起,并不能形成正常坐姿,而是直直地形成一个站姿。同时,脑瘫孩子还会有一些共同的伴随症状,作为脑损伤引起的共同表现,比如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等。

因此妈妈们要在怀孕、生产的各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孩子的健康,减小孩子患脑瘫的风险。如果孩子不幸出现脑瘫症状,也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在早期治疗的效果会比后期好很多,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肌肉记忆,为后期康复训练打下基础。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