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乳房有肿块?千万别掉以轻心,小心是浸润性导管癌!

乳房有肿块?千万别掉以轻心,小心是浸润性导管癌!

吴耀华主任医师

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大概在三年前,患者自觉右侧乳房有小肿块,但未引起重视,近期发现肿块增大,遂来我院就诊。经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穿刺活检等项目,我判断患者患有浸润性导管癌。随后,我立即为患者进行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将恶性肿瘤切除。在术后,患者还进行了化疗与内分泌治疗,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51岁

【疾病类型】浸润性导管癌

【就诊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9/7/26

【治疗方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化疗(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注射用异环磷酰胺、多西他赛注射液)+靶向治疗(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周,化疗8个周期,靶向治疗17个周期,定期复诊

【治疗效果】恶性肿瘤切除,伤口愈合良好,未见病症复发


一、初次面诊
我第一次见到患者时,她显得有些焦虑,表示自己大概在三年前发现右侧乳房有一个比较小的肿块,但因为没有疼痛感,就没太在意,结果这几个月突然发现肿块慢慢变大了,有时候乳头还会流出淡黄色的液体,于是赶紧来我院就诊。我先为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两侧乳房大小基本对称,无乳头内陷、皮肤红肿的表现,左侧乳房无明显异常,但在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肿块,其质地较硬,边缘不清,形态不规则,活动度较差,与周围组织粘连。由于该肿块的特征与乳腺癌所致的肿块相似,我先安排患者完善了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右侧乳房可探及低回声结节,其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可见血流信号。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在征得患者同意后,我为患者进行了穿刺活检,并辅以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右侧乳房肿块符合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3+),Ki-67(+),右侧腋下淋巴组织增生。由此,可以确诊浸润性导管癌。

二、治疗经过
在得知诊断结果后,患者十分震惊,也有些懊恼,连连向我询问这种癌症是否能治好,应该采取何种治疗方案。我先简单安抚了患者的情绪,表示经过积极治疗,有机会控制住浸润性导管癌的发展。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后,我向患者说明道,目前建议先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然后根据术后情况制定化疗方案,因为HER-2呈高表达,还可以采用靶向治疗,以控制病情。患者配合度非常高,表示愿意接受该治疗方案。
入院后,患者完善了血常规、心电图等项目,排除了各项手术禁忌。在完成各项术前准备措施后,我为患者进行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患者右侧乳房做梭形切口,术中可见右侧乳房外上象限有大小约为3.8cm*3.1cm的肿物,右侧胸大肌外缘可见肿大淋巴结,遂将其切除,并进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术后,检查结果回报,再次证实浸润性导管癌,且送检组织中可见1处癌转移。由此,在手术结束3周后,我为患者安排了8个周期的化疗,先予以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和注射用异环磷酰胺,共4个周期,再序贯使用多西他赛注射液,亦持续4个周期。此外,我还让患者使用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进行靶向治疗,以控制病情。
三、治疗效果
在查房时,患者向我表示,自己最近恢复状态良好,刀口处没有出现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随后,我为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手术部位愈合较好,局部未见感染,无脓性分泌物渗出。在后续化疗期间,患者未出现严重感染及骨髓抑制的情况,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截至目前,患者仍然在进行内分泌治疗,并且每6个月复诊一次,未见病症复发。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身体状况逐渐好转,我也由衷地为她感到开心。但考虑到浸润性导管癌存在复发的可能性,我特别提醒患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患者要定期复诊,术后两年内,需要每3个月复诊一次,术后第3-5年需每半年复诊一次,自术后第6年开始,可以每年复诊1次,以明确情况,避免错过病症的治疗时机。
2.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避免让情绪大幅波动,平时要避免穿着过于紧身的内衣,以免影响乳腺健康。
3.在饮食方面,患者可以适当地吃鸡蛋、牛奶、牛肉等高蛋白食物,要尽量忌口辣椒、芥末、桂皮等刺激性食物,还需要注意戒烟、戒酒。
五、个人感悟
浸润性导管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乳腺癌类型,在初期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部分患者可能因未见明显不适而掉以轻心,导致病情持续发展,正如本病例中的患者一样。好在经过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后,该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在发现乳房有异常肿块后,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B超检查、穿刺活检等项目,证实或排除浸润性导管癌。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