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突发视神经脊髓炎?可能是基因遗传导致的!

突发视神经脊髓炎?可能是基因遗传导致的!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在5天前突然出现视力下降、下肢无力的症状,后来症状加重,在昨天下午,突然又出现下肢瘫痪、不能行走的情况,遂紧急前来就医。通过视神经检查、核磁共振成像、血清 NMO-IgG检测确诊为视神经脊髓炎后,进行了药物治疗、血浆置换,最终才得以控制病情。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41岁

【疾病类型】视神经脊髓炎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6/6/22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硫唑嘌呤片、泼尼松片、卡马西平片)+血浆置换

【治疗周期】住院17天,出院后第1、3个月复查,随后每3个月复查

【治疗效果】视力下降、眼眶按压痛、下肢瘫痪等症状有所缓解


一、初次面诊
经询问家属后得知,患者从5天前就开始出现异常症状。首先出现的不适症状是视力下降,本来患者的视力比较好,不存在近视、斜视、散光这些眼部疾病,但是5天前晚上散步时,患者发现,前几天自己还能清楚地看到公园对面广告牌上面的字,现在却看不清楚了,她当时以为是光线变暗导致的,所以没有在意。而回家后看电视时,患者再次发现,自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看字幕非常模糊,不能看清楚。几次三番出现视物模糊的症状,而且是突然出现的,患者这才察觉异常。但由于当时那几天的工作太过繁忙,患者便计划下个月再去检查。不想症状不断加重,在昨天下午上班时,患者突然出现下肢无力的症状,回家后甚至出现急性瘫痪,不能正常行走的情况。
在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后,我仔细检查了患者的眼部、下肢,发现患者的眼部存在比较严重的按压痛,而且在进行肌张力检查时,还发现患者的下肢存在肌张力异常增高的情况,我怀疑是神经问题。而为了明确病因,我询问了患者疾病史,得知患者既往除了偶尔出现感冒、湿疹,或者因暴饮暴食而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异常症状,几乎没有患过其他疾病,更不曾患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随后我又询问了患者的直系亲属的身体状况,得知患者已故的母亲、外祖母都曾患有视神经脊髓炎。在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亲属疾病史进行分析后,我怀疑患者是因基因遗传患上了视神经脊髓炎。
二、治疗经过
面诊后,我立即安排患者进行视神经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视神经出现萎缩。随后又安排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发现患者不仅出现视神经增粗的情况,而且存在脊髓长节段损害。而血清 NMO-IgG检测则显示,NMO-IgG呈阳性。故此,我基本确定患者有视神经脊髓炎。
因患者的病情较重,我比较担心她的身体状况,在明确病情后,我立马与患者家属沟通。待家属同意后,立即给患者使用了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但由于患者对这种药物不敏感,用药后患者的病情并没有好转。随后,我便安排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以便于清除患者血液中的免疫复合物,控制病情。而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我安排其使用了硫唑嘌呤片以及泼尼松片,有助于免疫抑制。同时,由于患者存在眼部疼痛,又给其使用了卡马西平片,有助于镇痛。

三、治疗效果
该患者的治疗过程虽然有些曲折,但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进行血浆置换、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后,患者入院时所出现的异常症状,比如视力下降、眼眶疼痛、下肢无力、不能正常行走等,都有所缓解。因此在住院17天后,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已经稳定,而且经核磁共振检查可见,视神经、脊髓在逐渐恢复正常,我便安排患者出院。
四、注意事项
该患者能够顺利出院,我为其感到高兴,但高兴之余还是担心患者的后续恢复情况,所以在其出院时多次叮嘱,回家后务必遵守这些事项:
1.视神经脊髓炎的病程比较长,回家后仍旧需要按时用药,这样才能彻底控制住病情。患者一定不能漏服、错服药物,更不能乱用其他药物,以免导致病情复发。
2.由于发病期间患者曾出现肌张力增高、下肢短暂性瘫痪的情况,患者回家后还需要注意按摩下肢,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恢复正常,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
五、个人感悟
视神经脊髓炎是一种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自身免疫疾病,通常发病比较急,可能会在发病后几天内就出现下肢瘫痪、行走无力等比较严重的临床症状,而且前期可能没有其他征兆。所以如果像文中该患者一样,家中有多位直系亲属都患有视神经脊髓炎,突然出现视力下降、下肢无力等症状,需要考虑是基因遗传导致的视神经脊髓炎,并及时就医。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