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密接触要小心,可能诱发疱疹性口炎

亲密接触要小心,可能诱发疱疹性口炎

罗金英主治医师

口腔科学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儿来医院就诊的时候,他的家长自述患儿出现活动后疼痛、发热的症状,唇周出现一圈小水泡一样的皮疹,近期症状加重,通过对患儿进行查体、实验室检查、唇周分泌物病原学检查后,确诊为疱疹性口炎,通过给予患儿维生素C片、注射用阿昔洛韦、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岁

【疾病类型】疱疹性口炎

【就诊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4/23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维生素C片、注射用阿昔洛韦、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周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疼痛、发热等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在一个忙碌的下午,家长带着患儿来我的诊室,家长自述近期1周左右,患儿的嘴巴近期疼痛难忍,唇周出现一圈小水泡一样的皮疹,外周有破溃、结痂的情况。最近两天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烧,反反复复,无寒战,无呕吐,伴随食欲下降,于是来本院就诊。
我立即对患儿进行检查,发现患儿仅唇角有水泡样的皮疹,而且伴随有剧痛,可能是口腔炎,并且从皮疹的表现来看,判断是感染因素导致的。随即我对患儿进行详细的查体发现,患儿的体温为39℃,脉搏118次/分,呼吸34次/分,神志清,手、足、臀部未见皮疹,颊黏膜、唇、舌、齿龈见多个黄豆大小溃疡点,圆形,基底黄色,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腹部平软,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患儿的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我将初步的判断结果与患儿家长沟通,但是家属反映平时非常注意患儿的饮食卫生,而且饭前餐后都会让患儿清洗双手和嘴巴,对于我说的感染因素表示质疑。于是我继续追问患儿及其家长的病史得知,患儿家长之前也有过这种症状,并且经常和患儿亲密接触。我告知现有的检查,不足以支撑病情诊断结果,所以要求患儿及时入院,并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来明确病因,获得患儿家长的赞成。

二、治疗经过
我给患儿完善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2.2×10⁹/L,中性粒细胞比率21%,淋巴细胞比率65%,C反应蛋白:11.4mg/dL,提示病毒感染。唇周分泌物病原学检查提示单纯疱疹病毒检查(+)。我结合患儿的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将其确诊为疱疹性口炎。
为了避免患儿的其他部位出现类似皮疹,造成感染加重,我决定采取药物治疗,我将治疗方案与患儿家长沟通后,获得支持。我给患儿使用注射用阿昔洛韦,该药物为皮肤抗病毒药,可以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等,并且加用维生素C片来提高患儿的抵抗力,并且配合使用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来抗感染。
三、治疗效果
患儿住院治疗1周后,我通过对他查体发现发热、疼痛感完全消失,食欲和精神状态基本恢复。我随即给患儿复查血常规,提示各项数值基本恢复正常,复查唇周分泌物病原学检查,提示无异常,说明治疗效果较好。我准予患儿出院。患儿的家长表示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感谢我这段时间的治疗与照顾。我看着患儿的健康状况逐渐好转,为他感到开心。
四、注意事项
患儿恢复较好,我由衷的为他感到高兴,但是考虑到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出院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于是我反复患儿家长叮嘱道:
1.患儿在出院以后,要勤漱口,早晚进行全方位刷牙,保证口腔的清洁和卫生。
2.患儿在恢复期间,家长需要注意给孩子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橙子、葡萄等,注意饮食均衡搭配,不要给患儿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包括辣椒、洋葱等。
3.患儿出院以后,家长要注意给他及时修剪指甲,避免过度搔抓患处。
五、个人感悟
疱疹性口炎是临床上以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发病原因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主要通过飞沫、唾液等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食具和衣物间接传染。
这个患儿患疱疹性口炎的方式比较常见,主要是家长的亲密接触导致的传染,单纯疱疹病毒一般比较喜欢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所以这种行为是传播疾病的“罪魁祸首”。大家在日常预防该病的时候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同时注意适当带患儿到户外运动,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保证充分的营养摄入和足够的睡眠时间。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