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习惯差?小心腹膜间皮瘤“找上门”

生活习惯差?小心腹膜间皮瘤“找上门”

熊英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中日友好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曾自行去药店购买止泻、止痛药物,服用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反复发作。1天前症状有所加重,且伴随有发热、呕吐等表现,遂至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腹膜间皮瘤,给予患者手术治疗以及化疗。经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44岁

【疾病类型】腹膜间皮瘤

【就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就诊时间】2019/5/23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肿瘤减灭术)+化疗(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顺铂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12天,3个月一次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腹胀、腹痛、腹泻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患者来我院就诊时,面色苍白,痛苦面容。我立即安排患者坐下,给患者接了杯水,并询问患者具体的情况。经询问得知,患者平时不注意饮食,生活习惯比较差。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无发热、盗汗等表现,以为是吃坏肚子了,曾自行去附近药店购买止泻药物以及止痛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服用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仍反复发作。1天前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有所加重,且伴随有发热、呕吐等表现,遂至我院就诊。我随即安排患者进行查体,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精神状态尚可,查体配合,体温38.4 ℃,脉搏12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08/82 mmHg;咽无充血,肺部查体无异常;心音有力,律整,无杂音;腹部有包块,质硬,腹围增大,移动性浊音阳性,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接着我安排患者进行了腹部超声检查,经检查可见大量腹腔积液。接着我安排患者完善了血常规腹腔积液常规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腹腔积液常规检查提示血性液体,有絮状漂浮物。结合检查结果,我初步诊断为腹膜间皮瘤。本病为原发于腹膜上皮和间皮组织的肿瘤,多与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可造成体质酸化,使人体机能下降,导致身体器官局部发生病变。当腹膜部位日积月累沉积大量的酸性物质以后,可能会导致身体组织液酸化,使脑细胞处于酸性体液中,进而导致腹膜间皮细胞溶氧量下降,造成细胞的活性下降,代谢循环减慢。当细胞的活性下降到正常值的65%,正常细胞无法生存,细胞主动变异,改变染色体并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诱发腹膜间皮瘤。
二、治疗经过
为了明确诊断,我安排患者进行了病理学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大网膜、腹膜组织可见大量乳头状上皮成分,细胞呈实性片状以及梭形,胞质丰富含有黏液。免疫组化提示EMA(+),ER(+),PR(+),Ki-67(15%+),CD30(+)。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检查结果,我诊断为腹膜间皮瘤。我将斌请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后,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患者及其家属听完我的话后,同意进行手术治疗。于是,我安排患者完善了心电图、凝血功能等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做好术前准备后,给予患者肿瘤减灭术,去除病灶。术后给予患者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顺铂注射液进行化疗,进一步改善病情。

三、治疗效果
进行肿瘤减灭术后成功去除病灶,术后我多次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评估,无感染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经过12天的住院治疗,患者的身体逐渐恢复,自述已无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我安排患者进行了复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已达到出院标准,遂安排患者出院。患者及其家属多次向我表示感谢。
四、注意事项
为了进一步改善病情,在患者出院之际我多次嘱咐患者以下注意事项:
1、患者出院后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另外,患者应定期来医院门诊随访。
2、本病与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患者应注意饮食,控制强酸性食物的摄入,如蛋黄、奶酪、乌鱼子、柴鱼等。另外,患者在平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坚持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
3、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家属应给予患者支持、理解与鼓励。
五、个人感悟
腹膜间皮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临床表现有腹胀、腹痛、腹泻等。治疗腹膜间皮瘤,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可以辅以化疗。本病多与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生活习惯差的人群容易患上本病,本病例中的患者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因此,建议大家在平时应健康饮食,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发生腹膜间皮瘤。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