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良性肿瘤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药物+手术“大战告捷”

良性肿瘤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药物+手术“大战告捷”

熊英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中日友好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1年前患者无意间发现左侧颈部有一小肿块,无疼痛,并未引起重视。近3个月以来,患者自觉肿块明显增大,且用手去挤压、抓挠患处,随后患处出现了红肿、疼痛、化脓的症状,遂至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皮脂腺囊肿,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6岁

【疾病类型】皮脂腺囊肿

【就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就诊时间】2018/12/21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莫西林胶囊、夫西地酸乳膏、头孢克洛胶囊)+手术治疗(皮脂腺囊肿切除术)

【治疗周期】药物治疗1周,住院3天,门诊随访半年

【治疗效果】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复查结果无明显异常


一、初次面诊
患者在我院就诊时,面色凝重,心情低落地跟我说:“医生,我脖子左边长了好大一个包,不会是癌症吧?”我安慰患者,并询问患者具体的情况。据患者自述,1年前患者偶然间发现左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外缘有一小肿块,由于没有出现疼痛症状,患者并未引起重视。近3个月以来,患者自觉肿块明显增大。患者曾自行用手去挤压、抓挠患处,有粉渣样物质溢出,带有臭味,之后还出现了红肿、疼痛、化脓的症状。于是,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来我院就诊。
二、治疗经过
我随即安排患者进行检查,查体:R18次/min,BP110mmHg/83mmHg,T37.2℃。颈部可扪及一圆形肿块,质韧,表皮发红,局部化脓,有压痛,无波动感,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颈部超声: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外侧皮下可见10mm×12mm×11mm弱回声区,形态尚规则,边界清。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有感染的可能;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左颈部皮脂腺囊肿。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检查结果,可诊断为皮脂腺囊肿。
我将病情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后,患者得知不是癌症松了口气。我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了本病的相关知识,并告诉患者,由于患者曾抓挠、挤压患处,导致局部发生了感染,建议患者先进行药物治疗,再配合手术改善病情。患者同家属商议后,同意了我的建议。于是,我为患者开具了阿莫西林胶囊进行口服,该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药,对于敏感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使细菌迅速成为球状体而溶解、破裂。并且,我还给予了患者夫西地酸乳膏外用,该药物能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能有效治疗皮肤感染。经过一周的用药治疗,成功消炎。于是,我安排患者完善了心电图、凝血功能等术前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有手术指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后,给予患者全身麻醉,行皮脂腺囊肿切除术,去除病灶。术后给予患者头孢克洛胶囊抗感染。

三、治疗效果
经过1周的药物治疗,成功消炎,患者的颈部肿块皮温恢复正常,疼痛、肿胀症状消失。行皮脂腺囊肿切除术后,成功去除病灶,术后我多次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评估,无感染、无术后并发症。住院第3天,患者的身体恢复良好,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我安排患者进行了复查,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符合出院标准。于是,待家属完善好出院手续后,患者平安出院。
四、注意事项
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在患者出院之际,我多次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以下注意事项:
1、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抓挠、挤压患处,注意规律休息,减少熬夜。另外,患者还应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物。
2、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进食清热、利湿的蔬菜,适量增加新鲜水果的摄入;适当减少脂肪的摄入,尽量不吃辛辣、刺激、油炸的食物,如火锅、烧烤、炸鸡等。
3、患者出院期间如有不适,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五、个人感悟
皮脂腺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多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腺体内容物聚积而成。治疗皮脂腺囊肿,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若发生感染,应给予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本病中的患者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针对患者的病情,我先给予了患者抗感染药物,待炎症消退后,再进行手术治疗。作为医生,建议大家在发现身体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及时就医,以免导致身体不适,容易徒增烦恼。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