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腿麻木、触痛,都怪痛风引起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手腿麻木、触痛,都怪痛风引起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手腿出现麻木、触痛等症状,在进行血清尿酸测定、血生化检查、肌电图等检查后,诊断为痛风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患者在使用吲哚美辛片、非布司他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治疗后,手、腿麻木、触痛症状得到改善,血尿酸值和血糖值有所降低。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55岁

【疾病类型】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1/4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吲哚美辛片、非布司他片、维生素B1片等)

【治疗周期】院外治疗14天,2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手腿麻木、触痛症状得到改善,血尿酸值和血糖值有所降低


一、初次面诊
“医生,我腿上好像有虫在爬,非常难受,快帮我看看吧。”患者一进门就对我说道。我撩开患者的裤腿,腿部除了有些泛白、干燥,没有发现其他异常。在和患者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患者有5年痛风病史,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时节,常会出现关节疼痛症状。但最近一个月,患者发现手和腿经常出现麻木的症状,并且触摸时还有疼痛感。手和腿的皮肤变得不敏感,感觉迟钝得有点像戴上了厚手套和穿上了厚袜子。
我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并未发现患者关节有发热、发红症状,但发现患者的手和腿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有减弱倾向,有轻微垂腕、垂足的情况。手和腿的皮肤干燥、菲薄,指甲粗糙。我又让患者进行了血清尿酸测定、血生化检查、肌电图等一系列必要检查,血清尿酸测定提示血尿酸值为431μmol/L,血尿酸值较高,血液中嘌呤较多;血生化检查空腹血糖6.4mmol/L;肌电图提示肌力轻微减退。综合患者的痛风病史、症状表现及医学检查,诊断为痛风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听到诊断结果,患者着急地问我应该如何治疗,我告诉患者当前出现的是早期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症状,因此院外进行药物治疗即可,他这才放心了下来。

二、治疗经过
患者虽然没有关节发热、发红的症状,但体内尿酸值较高,因此需要积极控制尿酸,我给患者使用了吲哚美辛片、非布司他片。考虑到患者手、腿麻木、触痛、感觉和肌力轻微减退,我给患者使用了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和普瑞巴林胶囊进行治疗。吲哚美辛片和非布司他片可以阻断次黄嘌呤、黄嘌呤转化为尿酸,降低血尿酸水平。维生素B1片和甲钴胺片可以修复受损伤的周围神经,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普瑞巴林胶囊是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是治疗慢性神经痛的首选药物。我提醒患者在治疗期间增加饮水,补充皮肤水分。
三、治疗效果
患者院外治疗14天后,遵医嘱回到医院复查,见到我的时候,高兴地告诉我药物治疗效果很好,手、腿麻木、触痛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腿上也没有虫爬的感觉了。体格检查见患者手和腿上的皮肤较治疗前状态好转,恢复了一些血色,干燥症状也有所减轻。复查血清尿酸提示血尿酸值为420μmol/L,血生化提示空腹血糖6.5mmol/L。看到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我也为患者感到高兴。
四、注意事项
患者手和腿出现的麻木、触痛,以及感觉和肌力轻微减退,都属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早期症状,因此为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我嘱咐患者在生活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遵医嘱用药,患者血尿酸值控制不佳,血液中嘌呤较多,容易导致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进一步发展。
2.患者感觉和肌力轻微减退,因此需要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避免冻伤或加重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3.减少高嘌呤饮食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鱼、海虾等,避免高嘌呤饮食使血尿酸升高,加重身体不适症状。
五、个人感悟
痛风患者血液中嘌呤增多,会导致尿酸大量蓄积在体内,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诱发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本例患者有5年痛风病史,在血尿酸值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手和腿出现了麻木、触痛以及感觉和肌力轻微减退的早期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症状。如果患者不进行及时治疗,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进入晚期,则会出现肌肉痉挛、关节畸形等症状。因此,建议患者日常多注意尿酸的控制。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