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面色发黄要警惕,可能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

面色发黄要警惕,可能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目前已经60岁,由于第一次检查出肝功能异常后没有及时治疗,所以病情加重,出现了乏力、尿黄、食欲不振等症状,所以来到我院接受治疗,患者按医嘱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恩替卡韦片治疗三个月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0岁

【疾病类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就诊时间】2021/4/12

【治疗方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片抗病毒治疗

【治疗周期】入院治疗14天,回家巩固3个月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各项指标均已正常


一、初次面诊
第一次见到患者的时候,患者的气色非常不好,脸上呈现黄黑黄黑的感觉,在体格检查时我发现他全身皮肤、粘膜黄染,我推测他可能是肝功能出现了异常。患者告诉我,自己在一年前查体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是患者并没有及时治疗,两个月前患者出现乏力、尿黄、食欲不振等症状,影响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于是来到我院接受治疗,我先让他进行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他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均偏高,乙肝五项为阳性,并且乙肝病毒定量高,甲胎蛋白并没有异常,这说明患者目前还没有出现肝恶性病变,同时患者的甲肝抗体以及戊肝抗体均为阴性,自身免疫性抗体阴性,肝脏超声也未见异常,也没有长期饮酒史,所以可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基本上可以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不同的程度表现也不同,轻度患者主要表现为出现乏力症状,偶有上腹不适、消化不良、右上腹隐痛等症状;中度患者症状明显,有乏力、食欲差、腹胀、便秘、便溏等症状;重度患者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腹胀、尿黄、稀便等,还可见肝掌、蜘蛛痣、脾大等表现。

二、治疗经过
由于患者已经出现了黄染,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所以我建议患者入院接受系统治疗。针对患者的情况,我决定使用药物进行保肝退黄以及抗病毒治疗,保肝退黄方面,我选择了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以及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抗病毒治疗上我选择了恩替卡韦片。除了药物治疗外,我还予以患者II级护理,并对其进行了健康饮食调理,适当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有利于肝脏修复。目前,对患者来说良好的休息以及健康的饮食也属于治疗的一部分。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入院治疗14天后,再次复查肝功能,结果显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均恢复正常,并且入院前的尿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得到了极大地缓解,我告诉患者可以出院,出院后继续长期服用恩替卡韦片进行抗病毒治疗。3个月后来医院复查,结果显示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肝胆脾彩超、甲胎蛋白均已正常。
四、注意事项
患者出院时,我还是比较担心,于是再次叮嘱道,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戒烟戒酒,其次油腻的食物也要避免,可以多进食一些新鲜的水果以及蔬菜。
2.注意保持良好心态,不要出院后就认为自己已经完全好了,出院后还是要按医嘱继续用药,这样才能使病情得到稳定。
3.要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院后病情稳定后可做一些轻松的工作,但是要避免重体力劳动。
4.要注意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五、个人感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与患者病情有关,当患者病情较轻时可能没有症状或者偶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失眠、巩膜黄染等症状,就像这位患者一样。不过,幸好患者治疗还算比较及时,因此,在病情较轻时,患者就应该及时治疗,才能减少对肝功能的损害。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