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婴儿有咳嗽、喘息等症状,可能患上了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婴儿有咳嗽、喘息等症状,可能患上了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陈瑶副主任医师

儿科学山东省立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因出现了流鼻涕、呼吸急促等症状,被带到医院就诊。我给患者查体时发现她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患者的血生化检查显示肺炎链球菌抗原为弱阳性,并且她的胸部X线平片显示双肺纹理增强,有斑片状影,我基本可以判断她患上的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后,症状明显得以缓解。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1岁

【疾病类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就诊时间】2021/8/15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小儿止咳糖浆)

【治疗周期】药物治疗一周,一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被她的母亲抱在怀里来到我的诊室的,患者的母亲一见到我就急着问我该怎么办。据患者的母亲说,患者两天前不知为何出现了咳嗽、流鼻涕、呕吐等情况,当时她以为是患上感冒导致的,给患者服用了小儿感冒颗粒后,症状并未得到缓解。今早她发现患者的情况似乎变得严重了,患者不仅出现喘息的情况,并且还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由于担心患者的身体,她带着患者来到我们医院就诊。我了解到患者的基本情况后,给她做查体时发现她的体温为36.5℃,脉搏109次/分,呼吸45次/分。患者的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急促,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大量喘鸣音及痰鸣音。患者心音有力,律齐,腹平软,无包块,无按压疼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安排患者的母亲带患者做的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8.9×10⁹/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35%,并且患者的血生化检查显示肺炎链球菌抗原为弱阳性。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初步检查结果,对于患者的病情,我的心中已有一个大概的猜想,为了进一步明确患者的病情,我让患者的母亲带她做了胸部X线平片。

二、治疗经过
患者的胸部X线平片显示双肺纹理增强,有斑片状影。我初步可以判断患者的症状是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导致的。患者的母亲在得知诊断结果后,急着问我能不能治好?我及时安抚她的情绪,让她不必过于着急,多数患儿在治疗后,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患者的母亲在听完我的话后,情绪明显稳定不少,告诉我会尽量配合我进行治疗。我根据患者的情况,给患者使用小儿止咳糖浆以止咳,让患者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让患者平喘的同时,也能起到止咳的效果。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住院治疗的第四天,我给她进行检查时,发现她未再出现呼吸急促、呕吐的情况,但是患者仍然咳嗽、流鼻涕的症状,偶可闻及喉中痰鸣。由于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后,效果较为明显,继续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住院的七天,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好,食欲也得以恢复,我给患者查体时,发现她咳嗽、流鼻涕的症状缓解不少,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良好,便让患者的母亲办理出院手续。
四、注意事项
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我非常为她感到开心,但是开心之余,考虑到患者的年龄较小,我有些担心她后续的恢复情况,于是我提醒患者的母亲平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的母亲应按照医嘱给患者使用药物,定期带患者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让我能了解到患者的恢复情况。
2.患者的母亲平时应多加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况,患者一旦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应及时带患者到医院就诊。
3.患者的母亲平时注意给患者及时添衣,可以给患者的辅食中增加高蛋白的食物。
五、个人感悟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多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患有此病的患者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情况。此病例的患者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而患上此病,幸好患者的母亲平时对她多加关注,及时将其送到医院就诊,在通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2岁以下的婴儿患上此病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家长注意多加关注婴儿的身体情况,减少婴儿患上此病的可能。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