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如何诊断分离性障碍,临床症状与量表评估必不可少

如何诊断分离性障碍,临床症状与量表评估必不可少

艾明副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在半年前出现了疯癫的情况,认为自己可以通灵,能转达鬼魂的意思,疯癫有时会好转,好转时与正常人无异,家里人觉得患者不太正常,遂带来我院就诊。我给患者进行了检查和量表评估,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为分离性障碍,随后进行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经过治疗后,患者疯癫情况减少,病情趋于稳定。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53岁

【疾病类型】分离性障碍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9/8/12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利培酮片、阿普唑仑片)+心理治疗

【治疗周期】治疗一个月,门诊复查

【治疗效果】疯癫情况减少,病情趋于稳定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名53岁的女性,就诊时精神状态有点不对,行为有些疯癫的样子,口中重复说着“她要跟我说说话,你们都让开。”家属一脸无奈,我询问患者的具体情况,家属说在半年前患者的女儿因车祸离世,患者接受不了这个事情,之后便出现了疯癫的情况,认为自己能和鬼魂进行交流,还经常说自己的女儿在找她,但疯癫的情况有时也会得到好转,好转时患者与常人无异,不记得自己可以通灵的事情。了解到患者的基本情况,我先安抚好患者情绪,并让她配合我进行检查,明确病因,患者和家属愿意配合我的检查。
二、治疗经过
我先给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患者体温、血压等基本情况正常,我又给患者进行了血常规、头颅CT平扫、腹部CT检查,均未见异常情况,排除了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做完检查后疯癫状态消失,回归正常人的思维,患者问家属为什么自己会在这里,家属说之前说好的来医院检查,现在就是在医院,患者点点头不再疑惑,并向我询问她的检查结果如何。看见患者的这一转变,我想到家属之前跟我说的患者情况,患者对于刚才疯癫的情况毫无印象,有明显的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于是,我初步诊断为分离性障碍。为了明确病情,我还让患者做了分离体验量表,结果显示提示分离性障碍。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量表评估结果,最终我诊断为分离性障碍。
我将相关病情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告诉他们这可能是女儿去世对于患者的打击过大,使得患者内心无法承受,便分离出另一个人格替她承受痛苦,我劝患者及时进行治疗,患者表示愿意接受治疗。于是,我先开了利培酮片、阿普唑仑片,利培酮片是一种精神安定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疯癫的情况;阿普唑仑片有镇静安眠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情绪的稳定。之后我让患者每周定期来医院进行心理治疗,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减轻女儿去世的痛苦,并认清现实生活。

三、治疗效果
接受治疗之前,患者疯癫的情况比较严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和家属来医院就诊,患者说自己的睡眠得到了改善,感觉头脑也比之前清醒多了,家属说患者疯癫的持续时间比之前短了,发作次数也变少了。我给患者进行了量表评估,分离性障碍不似之前那么严重,由此可见,患者分离性障碍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看见患者的病情改变,我感到十分欣慰。
四、注意事项
给患者开完药后,我有些担心患者回家后的精神状态,便再三叮嘱患者和家属要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应按时用药,不可以擅自停药,如果擅自停药可能会加重病情,还应定期来医院进行心理治疗,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及时跟我联系。
2.家属平时应注意,如果患者的状态突然转换,不可采取强制措施,应给予患者一定的空间,让患者待在安全的环境中。
3.患者平时应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可以多跟家属、朋友交流沟通,舒缓心理的压力,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五、个人感悟
分离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疾病,常见的精神因素有突发事件、内心冲突、自我暗示等。该患者遭遇突发事件——女儿去世,内心不能承受这种痛苦,引发了分离性障碍,后续经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控制住病情。如果患有分离性障碍,应及时就医,我希望患者的家属平时能够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有利于身体恢复。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