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脑缺血出现反复头晕,找准病因对症治疗是关键

脑缺血出现反复头晕,找准病因对症治疗是关键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位56岁的女性,就诊前出现有头晕症状,伴随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进行查体检查发现体温正常,血压指数升高,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现象,CT检查可见缺血病灶,初步诊断为脑缺血,及时对患者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临床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56岁

【疾病类型】脑缺血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6/13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丁苯酞胶囊、厄贝沙坦片)

【治疗周期】住院9天,定期随访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患者身体恢复良好,临床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当日上午10点左右,一位女性患者到科室就诊。患者一到科室急匆匆地寻求帮助。看着患者情绪比较激动,我先是安抚了一下患者情绪,告诉她不要着急,表示我只有知道病症后,才能对症治疗。患者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自述是一名老师,大致在2个月前,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现象,休息一段时间症状稍有缓解,刚开始时没有在意,以为是自己没有休息好,就没有就医进行治疗。但症状一直反复发作,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患者就有些慌神,于是到附近的诊所进行治疗,以植物神经紊乱使用药物控制病情,具体用药不详,但收效甚微,眼见症状越来越严重,遂自行就医进行治疗。听完描述后,我没有明确的诊断方向,主要是患者出现的症状太过宽泛。为明确病因,我先是询问患者过往是否慢性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患者表示身体大部分指标都较为良好,但血压会有轻微升高,考虑是生活习惯影响,未干预治疗。我又询问了患者过往的生活状态,患者表示自己是一名老师,由于最近学校离职的老师比较多,教师队伍未得到补充,自己身兼多职比较劳累。我对患者进行了简单的查体发现,体温未见升高,基本排除炎症感染影响,进行血压测试结果显示为156/94mmHg,到这里我大致明白了患者出现病因。
根据患者的情况,我大致判断可能是出现了脑缺血。而造成脑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脑血管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高血压、高血脂等,都可能会导致出现脑缺血,此次患者多考虑是高血压引起的脑缺血。虽大致明白病因,但明确诊断还需进行检查。
二、治疗经过
为避免误诊,我及时为患者安排了检查,进行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由脑电图检查也未出现异常现象,经CT检查可见脑部低密度影,提示有缺血病灶,经由血管造影检查未见血栓,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引起的脑缺血。
拿到检查结果,和我猜想的大致相同。我及时跟患者讲明了病情。患者当即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治疗,这让我很是欣慰。于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考虑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形成,再配合丁苯酞胶囊改善脑循环,并给予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在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后,为其开具上述药物进行治疗。

三、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整体状况较为良好,并未出现不良的用药反应,病症发作时头晕的症状明显缓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生命体征平稳,头晕、恶心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我为患者安排各项实验室检查,可见各项指标较为平稳,进行血压检查结果显示123/87mmHg。我见患者恢复较为良好,于是为其办理了出院手续,让其自行回家休养。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身体能够顺利恢复,我很是欣慰,患者看上去也比较高兴。但我还是比较担心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可能会做不到位。于是,在患者出院之际,我较为郑重地叮嘱她要注意以下事项:
1.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足够的营养摄入,同时还需保持营养均衡,不吃油腻刺激的食物。
2.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规律生活作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出院后还需规范用药控制血压,避免私自停药,服药期间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向我咨询。
五、个人感悟
脑缺血顾名思义是指脑供血不足,无法满足脑组织代谢需求,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偏瘫等。一般与心脑血管疾病、环境、情绪等因素有关。此次患者出现此病症多为高血压影响,引起脑血管痉挛,出现血流不畅,导致供血不足。治疗脑缺血,需要及时明确病因,方便制定治疗方案,保护患者身体健康。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