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左侧面部抽搐、眼皮跳动,竟是面肌痉挛引起眼睑痉挛

左侧面部抽搐、眼皮跳动,竟是面肌痉挛引起眼睑痉挛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出现左侧面部抽搐、左眼皮跳动的症状,进行电生理检查、头部核磁共振、血常规等检查后,诊断为面肌痉挛引起的眼睑痉挛,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又进行了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左侧面部抽搐、左眼皮跳动的症状消失,面神经压迫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65岁

【疾病类型】眼睑痉挛,面肌痉挛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5/22

【治疗方案】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药物治疗(苯妥英钠片、奥卡西平片)

【治疗周期】院外治疗7天,住院治疗4天,1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左侧面部抽搐、左眼皮跳动的症状消失,面神经压迫消失


一、初次面诊
一天下午,一位年纪较大的患者来到诊室,焦急地询问我眼皮跳是怎么回事。我告诉患者需要先了解病情,才能做出判断。于是从患者的描述中我了解到了她的症状表现。患者于1个月前出现左侧面部抽搐、左眼皮跳动的症状,但发作次数较少,只是在情绪激动时比较明显,所以没有马上就医。3天前,在送孙子去幼儿园后的路上,左眼皮跳动症状再次发生,眼睛频繁眨动也引起了同行家长的注意,同行的学生家长告诉她这可能是痉挛,把她吓了一跳,于是赶紧来到医院检查。
我询问患者是否有面瘫、高血压、糖尿病史,患者否认。于是我给她做了体格检查,发现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均正常,血糖6.3mmoL/L。我又让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头部核磁共振、血常规、凝血四项等一系列必要检查,电生理检查监测到异常肌反应,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提示面神经被责任血管拱形压迫;血常规、凝血四项等检查无明显异常。结合患者的症状以及检查结果,诊断为面肌痉挛引起的眼睑痉挛。患者神色紧张,询问我是否需要手术,我告诉她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需要进行手术。

二、治疗经过
患者只出现左侧面部抽搐、左眼皮跳动的症状,且频次较少,属于疾病的初期阶段,因此我先给患者使用了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片、奥卡西平片进行保守治疗。但院外治疗一周后,患者反馈治疗效果不佳,左侧面部抽搐、左眼皮跳动的症状时有发生,并且还出现头晕、嗜睡的药物不良反应。于是我建议患者入院进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患者同意后于入院当天完善了术前检查,入院第二天进行了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手术后给患者使用碘伏消炎,用红外线照射伤口,促进恢复。
三、治疗效果
患者使用药物治疗一周后效果并不明显,还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于是入院进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手术后患者左侧面部抽搐、左眼皮跳动的症状逐渐消失,伤口恢复良好,且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于是准许出院。1个月后患者回到医院复查,自诉左侧面部抽搐、左眼皮跳动的症状消失,复查电生理检查、头部核磁共振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四、注意事项
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不适症状迅速得到缓解,但为了防止病情反复和促进身体恢复,在复查时我嘱咐患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护理手术创口,避免碰撞。短时间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拉抬重物。睡觉时可以把头偏向面部正常的一侧。
2.短期内饮食清淡、营养,以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避免吃坚硬的食物,大幅度牵扯到面部肌肉,影响面部恢复。
3.保持情绪稳定,减少情绪波动,减少做夸张的面部表情。
4.若再次出现面部痉挛,考虑是病情反复,有加重可能,需要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五、个人感悟
面肌痉挛主要是一侧面部肌肉出现阵发性的不自主的抽搐,一般是由血管压迫、占位性病变引起的。早期患者通常会出现面部轻微抽搐、眼皮跳动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口角肌肉抽搐、面部疼痛等症状。本例患者出现了早期面肌痉挛的典型症状,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果断选择了手术治疗,使得病情较快得到控制,这是值得表扬的。面肌痉挛患者不需要畏惧手术治疗,在早期就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更显著的疗效。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