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胆红素血症别着急,对症治疗效果好

高胆红素血症别着急,对症治疗效果好

黄玉红主任医师

内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位出生5天的女性患儿,在出生后第4天发现皮肤黄染,根据患儿的综合情况和检查结果,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配合新生儿光照疗法。复查结果显示身体比较健康,平时注意日常护理即可。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0岁

【疾病类型】高胆红素血症

【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10/9

【治疗方案】维生素K1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新生儿光照疗法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5天

【治疗效果】身体比较健康,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好


一、初次面诊
一日上午,我正在坐诊,一位穿着病员服的年轻女性,抱着一个宝宝来到我的面前。据年轻女性自述,她是宝宝的妈妈,5天前在我院生产下一个女宝宝。我仔细询问患儿的生产情况,患儿的家属说,患儿胎膜早破13小时出生,羊水清亮,胎盘正常,患儿脐带绕颈一圈,有宫内窘迫的情况,无窒息,出生后第4天发现皮肤黄染。
随即我对患儿进行查体,患儿全身皮肤黄染,可见少量红色皮疹,精神反应较好。询问患儿的大小便情况得知,大便呈墨绿色,小便清澈颜色淡黄,可排除先天性肝脏疾病。患儿无抽搐,无突发突止的脑性尖叫,用手弹患儿足底后,患儿哭声洪亮。患儿心脏听诊心音有力,节律规整,没有听到病理性杂音。然后我安排患儿进行实验室检查,显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超出正常范围。结合患儿的实际症状和检查结果,初步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

二、治疗经过
我将检查结果和诊断结果给患儿的家属说明后,患儿的家属一直在哭,我便安慰患儿的家属,高胆红素血症在宝宝中的发病机率较高,但是不用担心,及时对症治疗后,恢复效果较好。患儿的家属在我的安慰下,情绪逐渐稳定,于是我向患儿的家属说明我的治疗方案是住院治疗期间,使用药物治疗加物理治疗,患儿的家属表示了解并同意了我的治疗方案。
患儿在入院当天,我安排患儿完善各项检查,磁共振检查和胸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排除是由于体内出血或感染引起;患儿葡萄糖-6-磷酸酶正常,排除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引起的。我考虑是患儿血型与母亲血型不合,从而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我决定给患儿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和酚磺乙胺注射液来预防出血,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来调节肠道菌群,维持人体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我还决定给患儿安排新生儿光照疗法的方式来帮助患儿退黄。
三、治疗效果
经过2天的综合治疗,患儿无吐奶,精神反应可,无抽搐及尖叫;大便绿糊,小便正常;全身皮肤黄染减轻,测定患儿胆红素的数值接近正常。住院治疗第5天复查,患儿对光反射灵敏,无三凹征,呼吸运动欠规则,呼吸音粗,听诊无肺部啰音;心音有力,节律整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四肢肌张力正常。患儿恢复较好,准予患儿出院,回家进行观察。
四、注意事项
由于患儿出生不久,我比较担心患儿的病情比较容易反复,所以我还是再三嘱咐了患儿的家属要注意以下事项:
1.患儿在治疗期间,家属应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气促、尖叫等不良反应的出现,若出现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并治疗。
2.患儿较小,难以配合服药,在喂药时可以少量多次喂药,也要注意避免引起患儿呛咳。
3.注意保暖,合理喂养,注意皮肤、口腔及脐部护理。疾病痊愈后,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五、个人感悟
通过对患儿的治疗,我有了一些感悟,宝宝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后容易对身体健康不利,所以在此告诫广大家属,在宝宝出生后除了早开奶以外,要多喂奶,此时宝宝的排便增多,黄疸不容易升高;如果进食过少,会导致黄疸过早出现,并且黄疸程度比较深。此外,还应让宝宝多晒太阳,加速胆红素代谢。若患儿的皮肤黄染不退并出现反复的情况,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