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晕、胸闷,“幕后黑手”原来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头晕、胸闷,“幕后黑手”原来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一位39岁的女性,1年前出现头晕、胸闷症状,伴乏力,晚上症状加重,于是来我院就诊。结合检查结果、患者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予以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住院治疗1周后患者头晕、胸闷、乏力症状缓解。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39岁

【疾病类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3/21

【治疗方案】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头孢呋辛酯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周,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头晕、胸闷、乏力症状缓解


一、初次面诊
这天我在门诊坐诊的时候,来了一位患者。她走路稍微有点晃动,还有点气喘,于是我赶紧让她坐下来休息。等患者呼吸平稳后,我问她是哪里不舒服。患者告诉我她今年39岁,大概在1年前开始感觉心脏不舒服,胸闷,经常会头晕,偶尔活动一下就很累,而且也没什么力气,一到晚上更严重。家里人一直劝她来医院看看,刚好今天有空,就来医院了。
听完患者的话,我先给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显示体温、脉搏、心率、血压等未见异常,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率35次/分,然后安排患者进行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35次/分,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二、治疗经过
我将诊断结果告知患者,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通知了患者家属。患者家属很快就赶到了医院,问我应该怎么治疗。我告诉他们通常正常心跳次数为60~100次/分,患者的心跳次数过低,建议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我详细交代了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后,患者及其家属都有着较高的手术意愿,最终同意采用这套治疗方案。
患者心率达到手术指征,我们为患者完善了术前检查,查明患者无手术禁忌症,便拟于次日为患者进行手术。手术当日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锁骨下穿刺放入导丝,穿刺成功后放入起搏器的电极,然后进行监测,测量参数,参数测定符合放置起搏器的要求,制作囊袋并植入起搏器,手术顺利,术后起搏器正常工作。术后还予以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
三、治疗效果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起搏器植入后,心率稳定在60次/分左右,患者头晕、胸闷、乏力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减轻。术后第1天持续心电监测,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住院治疗1周后,患者头晕、胸闷、乏力症状明显缓解,手术部位伤口愈合良好,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未出现感染症状。我为患者进行复查,结果良好,起搏器工作正常,于是准许患者出院。
四、注意事项
手术后我一直担心患者的恢复情况,好在恢复得不错,没有出现需要继续住院的并发症。为了患者的身体着想,我提醒患者要注意以下事项:
1.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特别要注意安装起搏器的上肢不能提重物,不要举手过头顶,以免导致起搏器电极脱位。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清淡饮食。
3.定期复查,进行起搏器程控检查,判断起搏器的工作状况,如果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五、个人感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或窦房传导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主要有乏力、头晕、心悸、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没有心动过缓的相关症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但是该患者症状比较明显,而且病情比较严重,所以选择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效果很理想,我很欣慰。
在此也想提醒大家,起搏器的电池有一定的寿命,如果有像该患者一样植入起搏器,一定要记得及时前往医院更换。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