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反复腹泻的罪魁祸首竟是它——慢性肠阿米巴病

反复腹泻的罪魁祸首竟是它——慢性肠阿米巴病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年龄27岁,自述在一个月前开始出现腹泻症状,但次数不多,未引起重视,近期发现排泄物中有少量血丝,于是前来就医。随后对患者进行查体、血常规、尿常规、粪便检查、结肠镜等检查后,确诊为慢性肠阿米巴病,使用甲硝唑片、二氯尼特片、左氧氟沙星片进行治疗,同时辅以营养支持治疗,治疗后患者腹泻症状逐渐缓解。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27岁

【疾病类型】慢性肠阿米巴病

【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就诊时间】2019/4/17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甲硝唑片、二氯尼特片、左氧氟沙星片)+营养支持治疗(葡萄糖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

【治疗效果】腹泻逐渐缓解


一、初次面诊
这天,患者进入诊室后急切地说:“医生,我拉肚子一个多月了,我是不是得胃癌了?”我立即安慰患者,让她先说说自己的基本情况。据患者自述,自己今年27岁,一个多月前去国外旅游,在旅游期间就出现拉肚子的情况,自己认为是水土不服,也就没有在意,但是回国后仍然拉肚子,每天拉肚子的次数在3-5次左右,持续了一个月,最近几天发现拉肚子后的粪便中有少量血丝,非常担心自己是不是患有严重疾病,于是急忙来到医院就诊。
随后我对患者进行了查体,发现患者面色较苍白,皮肤较干燥,眼窝略凹陷,为轻微脱水貌,询问患者得知,拉肚子后食欲有所下降。根据患者症状,怀疑消化道出血,随后安排患者进行血常规及尿常规,结果显示轻微贫血,但其他数值正常,排除消化道出血。于是让患者进行粪便检查,在显微镜下发现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的包囊,同时结肠镜检查发现在正常黏膜上有散在的钮孔样溃疡,刮取其内容物检查显示有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于是确诊为慢性肠阿米巴病。

二、治疗经过
将病情告知患者后,我与患者进行了沟通,考虑到患者腹泻时间较长,已经出现了脱水症状,我建议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也表示同意该治疗方案。于是我给予患者甲硝唑片,以抑制阿米巴原虫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氮链发生断裂,达到杀死阿米巴虫的效果,同时使用二氯尼特片,该药物是一种新型抗阿米巴虫药物,能直接杀灭阿米巴原虫,此外,还给患者服用了左氧氟沙星片,以控制肠道感染,缓解炎症。患者由于长期腹泻,导致食欲下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所以也给予了葡萄糖注射液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腹泻症状已经有所好转,同时在这期间我也对患者的粪便进行了检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在患者治疗第7天,患者的一般状态可,患者说自己腹泻症状基本消失,食欲逐渐恢复正常,经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的脱水症状也逐渐缓解,随后进行粪便阿米巴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粪便中无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治疗效果较好。
四、注意事项
在患者基本恢复后,我为患者感到高兴,但是我也嘱咐患者,出院回家后也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日常饮食,保持水源、食物的干净,严禁进食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同时近期尽量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补充营养,以促进身体恢复。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同时在外出玩耍回家后,需要及时消毒,以免将病原体带入生活环境。
3.同时,我也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适当锻炼,可以适当跑步、散步、登山,以增强体质,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五、个人感悟
阿米巴类感染是由根足虫纲、阿米巴目、内阿米巴科、内阿米巴属下各种内阿米巴所引起的,临床上一般简称阿米巴,其中肠道阿米巴原虫,种类虽多,但是大多寄生于人体内作为共居生物而无致病能力,唯有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疾病,被认为是有致病力的阿米巴。该患者在旅游过程中可能接触到被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的食物、水源或物品,造成慢性肠阿米巴病,经治疗后身体恢复较佳。所以,我也想提醒大家,如果在旅游后出现身体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