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尿液的颜色 分辨疾病信号
*泌尿系统
*的泌尿系统是一个连续的管道系统。尿液源于肾脏的肾小球,经肾小管等收集系统的作用,再经肾盂、输尿管进入膀胱。尿液流出膀胱还需要经过一个闸门,这就是尿道括约肌,男性尿液还要经穿过前列腺的尿道才能排出体外。
从尿液的起源到排出体外,所经的任何一个器官部位出现疾病,都会影响尿液的颜色,换句话说就是尿液的颜色与疾病有关。
正常的尿色
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呈淡黄色,其色素主要来自尿黄素及少量的尿胆素和尿红质,这些物质都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饮水少或出汗多时,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尿色变为深黄。大量饮水时尿量增加,尿液稀释,尿色变浅甚至透明。
尿色异常应该警觉
当尿液颜色发生变化时,可能是因为喝水太少、服用药物或罹患某种疾病所致。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尿液异常,不同颜色的尿液又是何种疾病的征兆?以下简单介绍。
一、红色尿液:可能为血尿,它可以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每1升尿中混有1毫升以上血液,即可呈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指离心尿液在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中红细胞计数在3个以上。
血尿是泌尿系重要症状,是泌尿外科异常的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就诊,彻底检查。医学统计约50%感染、67%结石、40%结核、20%肿瘤表现为镜下血尿。有些血尿一时可能找不到原因,但是可以通过检查排除一些常见病如结石、肿瘤等。
邻近器官疾病如直肠癌、女性生殖系统疾患、急性阑尾炎等,如果影响输尿管也可表现为血尿。特别要提到运动性血尿,即剧烈活动后的血尿,多见于运动员、学生,表现为运动后突然出现,程度与运动量一致,不伴其他症状或体征,一切生化功能检查正常,24-72小时消失,良性过程、预后良好。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血尿有间歇性,绝不可以把血尿的间歇期误认为是“自愈”而延误治疗。还不能把血尿“常理化”,比如有人做了前列腺手术,此后长时间有血尿,不能简单地认为手术创面没有愈合,要想到是否有其他部位肿瘤存在的可能,以免误诊。
二、黄褐色尿:可能是胆红素尿或是尿胆元尿作怪。胆红素尿常因肝内或肝外的胆道炎症、肿瘤或结石堵塞,引起胆红素钠进入血液,当血液内胆红素钠超过一定量时,则发生胆红素尿。尿胆元尿常因肝脏损伤,引起肠内吸收尿胆元增加,进入小便,则发生尿胆元尿。有时是溶血性贫血病人,因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后,使大量尿胆元经肠壁吸收进入门静脉循环,由于肝脏不能把过多的尿胆元变成胆红素,而发生尿胆元尿。
三、棕褐色尿:严重烧伤、溶血性贫血、输错血型或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肾脏受挤伤等患者,可能排出如同酱油颜色的尿液。有些人在食用蚕豆后,排出棕褐色尿液,并伴有头晕、恶心或眼睛发黄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蚕豆症患者。
四、乳白色尿:最多见的是丝虫病所引起的乳糜尿,特别是在喝牛奶或高脂肪饮食后明显加重。但是乳白色尿若同时伴有排尿异常、发热、腰痛时,应怀疑是严重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或肾结核,使尿液呈现乳白色。
五、白色黏液状尿:由于男性尿道是*排出与尿液流过的共同出口通道,所以成年男性偶尔会从尿道中排出白色黏液状的尿液是正常的现象,不需多虑。但是经常排出白色黏液状尿液时,则可能是罹患前列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或淋病等疾病的症状,应及早就诊治疗,否则将传染给配偶,引起生殖器官炎症。
六、黑色尿:见于误服来苏儿发生酚中毒的人。因酚在*内部分氧化为对苯二酚和儿茶素,从小便排出,尿静置片刻则成为黑色尿。还有如患黑色素瘤的病人,因体内黑色素产量增高,使血中黑色素被肝脏还原为黑色素元,从尿中排出的黑色素元经氧化后成为黑色素,静置片刻,尿变成黑色。
七、绿色尿:大量服用消炎药或尿内有绿脓杆菌滋生时,会排出绿色尿液。
此外,正常尿的颜色还可能受到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如进食大量胡萝卜、服用维生素B时尿呈亮黄色;服用呋喃唑酮(痢特灵)、大黄时,尿呈深黄或棕褐色;氨苯蝶啶可使尿出现淡蓝色;亚甲蓝(美蓝)可使尿呈蓝绿色;注射酚红后可使碱性尿呈粉红色。因此,如果发现尿液出现异常颜色,首先不要紧张,静心想一下最近是否服用特殊药品或食品,停用上述物品后,再观察尿色是否恢复正常。我们建议尿液颜色异常者应做尿液检查,根据情况至泌尿科做详细的检查。
总之,尿色异常是一个与健康有关的信号,应注意观察认真对待。
名医档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夏术阶
医学博士,《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上海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激光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常委,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会员,南京医科大学外科学教授。国家自然基金终审专家组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获得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资助。获得泌尿外科最高荣誉奖吴阶平医学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门诊时间:周二下午(特需)。
●尚未弄清肠癌位置、性质和分期就动刀,容易导致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
●术前放化疗可让肿瘤缩小,利于手术中保留重要器官功能
家住汕尾的王先生因为便血一个月到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直肠癌,当地医院建议他动手术。“医生说要早点切除肿瘤,否则发展下去就可能转移了。”但是,将信将疑的王先生辗转找到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咨询。朋友一听医生的建议赶紧制止:“千万别急着手术,最好到大医院弄清楚肠癌的性质和分期,否则随随便便一刀下去,那癌细胞就可能被‘赶’得到处跑,比不开刀更糟糕。”
面对不同的建议,王先生和家人陷入了两难。无奈之下,王先生打通了本报《每日保健》版编辑的电话。日前,记者带着王先生的疑问参加了正在举行的2010年首届广州肿瘤论坛,特地请教了肿瘤医院的专家。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主任刘海鹰教授
六成直肠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
据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刘海鹰介绍,结直肠癌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尽管近年外科手术和放化疗技术方面已有长足的进展,但是结直肠癌疗效提高并不显著。据国外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总体5年生存率美国为64%,中国、古巴、印度、菲律宾和泰国仅为28%~42%(男性)。直到近期,大宗病例报告的术后5年生存率徘徊在70%(结肠癌)和50%(直肠癌)左右。
刘海鹰分析,肠癌的生存率之所以一直未能明显提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临床医师面对的结直肠癌患者大多是中晚期的。“众所周知,病期越早,疗效越好。一般来说,肠癌Ⅰ期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Ⅱ期为70%左右,Ⅲ期为30%~50%,而Ⅳ期仅为4.9%。然而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六成以上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只有15%属于Ⅰ期。” 因此,结直肠癌肝转移十分常见,诊断时已有15%~25%的病人出现肝转移,在原发灶切除后5年内又有25%~50%发生肝转移。
没搞清状况切莫急着开刀
另外,肠癌的诊治不够规范,结直肠癌误诊、漏诊情况仍十分严重,文献资料统计,误诊率达到60%~70%,约有64%~85%的患者经历6个月以上才获得正确诊断,以致相当多患者失去治愈机会。“而王先生的例子就是诊治不规范的典型。”为什么这样说呢?刘海鹰解释道:“我们非常反对没有彻底搞清楚病人的所有情况就盲目地动手术。”刘海鹰说,这是因为当下癌症治疗的最新观念是“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所以外科手术只是其中的一个治疗方法和治疗环节。“作为一名专科医生,我们面对一名确诊的肠癌病人,我们必须弄清楚他的癌症到底属于第几期,肿瘤的位置具体在哪里,他对化疗药物是否敏感……只有当这些问题都有答案之后,我们才能给病人设计具体的治疗方案,而不是先一刀下去,结果发现肿瘤已经大得不能切了,然后再把切口缝上。更有甚者,明明发现不能切了,为了某些利益和原因,硬是一刀下去,结果导致本来没有转移的肿瘤发生转移,不应该扩散的癌细胞跑得整个腹腔都是。”
“王先生还算幸运的,他起码懂得在接受医生建议前再多咨询一下。相比起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些从某些基层医院转送过来的病人,就是因为盲目开刀而导致病情恶化。”刘海鹰说,他曾收治过一名40多岁的女肠癌病人,医生发现她的腹部有肿块之后,也没做更详细的检查就诊断是阑尾炎,结果开刀后才发现是肿瘤,而且已经大得无法手术,只好重新关腹,导致病人白挨了一刀。
术前辅助放化疗有助保存器官功能
对于像王先生这样的病人,如果来到专科医院,一般会先给他做详细检查,明确他肿瘤的大小和分期。如果是肿瘤比较大,我们会先给他进行化疗,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让肿瘤缩小,从而可以缩小手术切除的范围,达到保存肛门等重要器官功能的目的。其二,我们可以通过术前化疗判断病人对化疗药物是否敏感,如果对这种药物不敏感的话,在术后的化疗时就要更改方案。
一般来说,术前的化疗一般不超过4个周期,从时间上来说一般是不超过2个月。我们发现,经过术前化疗的病人,肿瘤大多数都会缩小。至于术后的化疗,是预防肿瘤复发的重要手段。但鉴于我国国情和患者依从性,尚不能完全贯彻执行,有的肿瘤专科医院统计结直肠癌术后完成辅助化疗者不到l/3,非专科医院估计更低。
手术不当会导致癌细胞转移
手术切除可以说是整个结直肠癌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手术中的一些不足往往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导致复发。近年来,国际上很多分析直肠癌疗效的研究,都注意到外科医师的技术水平。一般认为结直肠外科医生施行结直肠癌手术比非专科医生好。有研究指出,经过结直肠癌手术技术训练的外科医生,他们的手术可使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下降50%。除了培训外科医生外,医院规模和手术量也影响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直肠癌术后复发率。曾经有过两份报告将结直肠外科医生与一般普外医生的手术质量进行比较,在专科医生手中,保肛率、根治性切除率、5年生存率均明显提高,而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
而让人忧虑的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南和系统的培训,我国结直肠癌切除手术存在的问题不少。
例如,手术中严格的无瘤措施是预防复发的一条简单而重要的途径,而这恰恰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如果在手术中过度挤压、牵拉,导致肿瘤肠段破裂,就会使肿瘤细胞直接种植于腹腔、盆腔。因此,手术医生的操作要轻柔、准确,在切除肿瘤的同时确保标本的完整性。“手术中一定要保证标本外膜的光滑、完整。因为标本上任何细小的破损均有可能成为日后复发的‘祸根’。”刘海鹰说。
因此国外对结直肠外科医生的培训非常重视,欧洲已经建立了多个专门的培训基地,组织学员观看专家的示范手术录像,有时还安排学员作为助手与专家们一起做手术,并邀请专家传授经验。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结直肠外科医生”。
肠癌术后 少吃油腻多吃纤维素
结直肠癌手术后的饮食调理,应该减少饮食中油脂的摄取,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摄取。因为,饮食中的油脂可促进癌细胞生长,还可使正常细胞早期变异,而演变成肿瘤。
而如果饮食中缺乏纤维,结肠内的粪便会变得干硬,使得排空时间延长,直肠癌复发的几率就会相对提高。因此患者在手术后康复中应注意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国人休息多“宅”在家
“如何休息才能彻底放松”是现代人越来越关心的话题,本报关于“合理休息”的调查,3天内共有近8000人参与。调查结果充分反映出国人在选择休息方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对于“周一到周五,如果上班让你非常累,下班后你会怎么休息”这个问题,选择最多的是“回家睡大觉”,所占比例接近三成;其次,有13.56%的人选择“上网或玩电脑游戏”,以及“看书或安静地待着”;12.71%的人选择“在家看电视”;还有5.08%的人因为“加班、带孩子和做家务”等原因,根本无法休息。在周末,人们选择最多的休息方式依然是“睡个懒觉,或全天都用来睡觉”。休年假时,同样有四成的人将“宅在家里,睡觉、上网、看碟”作为首选的休息方式,还有一成人“经常无法休年假”。
“宅在家里”成为目前中国人最主要的休息方式,睡觉、看电视和上网成为三大主流休息项目。在IT行业工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上班就像打仗一样,一下班就想赶紧回家看电视看碟,或是靠在床上玩电脑,经常看着电视就睡着了,半夜起来再关电视。日前,有网友发起的调查也显示,上班族周末起床时间多集中在上午10点—12点,有些人甚至一觉睡到下午四五点。
休息不对,反而更累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闲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翔看来,中国人的休息时间并不少。“北京市2008居民时间利用调查结果”显示,一天之中,北京城镇居民平均睡眠时间为8小时58分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为4小时21分钟。在自由支配时间中,人们用了近两个小时来看电视,还有33分钟用来上网。“这不是我们倡导的休息方式。”夏学銮说,其结果只能是让人越歇越累,之后又抱怨自己“没时间休息”。本报调查也显示,只有不到三成的人觉得自己在休息时能得到彻底放松。
睡出来的“假性疲劳”。睡觉真的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吗?上海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表示,对于大部分上班族来说,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身体处于低兴奋状态,因此除非你熬夜加班,否则睡眠对疲劳起不到太大的缓解作用。人在工作时,往往以一个姿势坐上七八个小时,此时身体的代谢能力和血液循环都会减弱。如果休息时仍然坐着、躺着,全身处于“缺氧”的环境,就很容易越睡越累,医学上叫作“假性疲劳”。因此,当你伏案工作5个小时后,需要做的也不是马上去睡觉,而是去给你的花浇浇水,改变一下大脑的活动区域。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系主任李相如举例说,就像我们运动后觉得腰酸背疼,只有充分拉伸,第二天身体才会非常轻快。
缺乏有新鲜感的休息方式。吃饭、K歌、会见朋友、逛街、旅游……这些没有新鲜感、缺乏想象力的假期安排,会让人对一成不变的生活越来越厌倦。夏学銮说,如果你干完一件事,能够幸福地感叹“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这件事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恢复热情、调节情绪的方法。外出旅游也是如此,不少人花了很多钱,只是马不停蹄地在景点间奔波、拍照,而不是对这趟行程心存美意,感受自己日常生活以外的人生。
背着“担子”越歇越累。一项针对白领的调查显示,95%的人休息时最怕接到老板或同事电话。美国《时代》周刊曾撰文,大多数人既期待又害怕休假,为了休假,他们必须提前完成工作,等休完假回来上班时,又要忙着处理假期堆积起来的工作。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杨东对此非常认同,他认为,这种紧张心态是造成人们越休息越累的主要原因。
好好休息胜过良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十二病区主任周玉杰说:“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城外一个别墅。”工作状态的人要保证休息,不能光想着挣钱买别墅。在国外,如果周末不出去度假,别人会瞧不起你。长期休息不足引发的“身心疲劳”, 已和运动不足、营养不合理、吸烟及过量饮酒一起,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四大主要因素。李相如建议,中国人应该摒弃“玩一玩、坐一坐、睡一睡”的传统休息观,投入到更积极的休息中去。
有了假一定要休。杨东建议,很多人担心工作堆积、老板有意见而不敢休假,其实完全没必要。只要合理安排好工作,休假反而会激发更多的创造力。不过,休假前,一定要将工作完全理顺,重要的联系方式转交给同事,电脑和桌上的文件收拾整齐,保证同事有需要的时候能马上找到。
补觉别打乱生物钟。“人的有效睡眠在晚上11点到凌晨6点,6点半以后,睡眠状态就会开始变差,哪怕睡到12点,也起不到缓解疲劳的作用。”施明建议,节假日如果需要补觉,最好补午觉,每天在1个小时左右,“这样不会打破原来的作息规律,会越睡越精神”。“会休息”也是很多百岁老人们集体掌握的技能。美国长寿家庭研究计划的调查显示,长寿老人们都很会休息,他们平均每天睡7个小时,多有睡午觉的习惯,并且,睡眠状态非常好,可以在半小时内入睡,起床后精神焕发。
外出行程别排太满。李相如建议,如果有7天假期,最好将出游时间控制在4—5天,前后各留出1—2天的机动时间。
运动是最好的休息。平时上班再忙,每天也应该留出半小时做运动,哪怕只是伸伸腰、压压腿。周末可以早点起床,拿出睡懒觉的时间去走一条以前没走过的路。
给身体“补给”营养。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也是很好的休息方式。平时常有腰酸背疼的,可以趁假期做做按摩、理疗;也可以尝试用假期治好自己的失眠、便秘等毛病,都会让你在休息后精神焕发。
利用假期重燃激情。最好的休息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可以用周末的时间重新布置一下自己的小家,换个窗帘,买点绿植,添点装饰品,都是很好的休息方式。
此外,也可以学学欧美人的休息方式,午休时不是趴在桌子上睡大觉,而是到公园草地上晒晒太阳,听听音乐。
-
老年人不宜多走卵石路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内,用鹅卵石铺就的健身路往往成为健身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的钟爱。但运动医学专家却指出,老年人长时间走这
-
日本流行福寿操可助老人睡眠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个动作,对改善老年人的睡眠会很有帮助。第一节活动脖颈:头向前倾,直到感觉肌肉有些抽紧,持续10秒钟。前
-
玉米粒饼的做法_玉米粒饼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玉米粒饼是很常见的,对这样食物吃的时候,完全是可以放心进行,吃这类食物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不过在
-
清炖羊排的家常做法_羊排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羊排其实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欢
-
糖衣花生米的做法 _花生米_怎么做_家常做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糖衣花生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精品包装的和散装零售的。其实糖衣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