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新发癌症诊断可增卒中风险

新发癌症诊断可增卒中风险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癌症诊断,尤其是肺癌、胰腺癌、或结肠直肠癌的诊断,可能与短期卒中风险增加具有相关性。这项研究在线发表于1月7日的《Annals of Neurology》杂志上,由纽约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的Babak B. Navi博士牵头进行。

  Navi博士在接受Medscape医学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我们研究的直接临床意义是癌症患者应警惕卒中症状和体征,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可能患有卒中时应立刻寻求医疗帮助。他们也应该留意其他卒中风险因素,如糖尿病[和]胆固醇血压,并确保这些风险因素得到适当管理以降低他们的卒中风险。”

  他补充道:“卒中与癌症患者的关系尤其密切,因为卒中往往妨碍或延迟癌症治疗,从而降低生存几率。”

  在文章中,作者们总结道:“相比于卒中常见的风险因素,癌症可能不受重视。未来研究将会进行以确定哪种癌症可能与卒中相关的精确机制,心血管风险预测工具诊断癌症,以及预防癌症患者卒中的最佳策略。”

  增加凝血

  Navi博士解释道,有一段时间人们曾怀疑癌症是卒中的一个风险因素。“已知癌症能够增加静脉系统血栓风险——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但观察它如何可能影响动脉系统的研究并不多。”

  关于当前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Navi博士及其同事采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国家癌症登记库的数据,其中包括美国1/4的癌症患者。研究人员入组5种类型癌症患者:肺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四种最常见的癌症)及胰腺癌。

  该分析包括327,389例伴有其中一种类型癌症的患者。然后对这些患者的卒中风险进行评估。每位患者均有年龄、种族、性别、地理位置及医学合并症相仿的没有癌症的对照者与之相匹配。

  结果显示,与无癌症对照者相比,癌症患者的卒中风险增加,尤其是在癌症诊断前3个月内。这在肺癌、结肠直肠癌或胰腺癌患者中格外引人注目。这种风险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且1年后一般不再存在。

  Navi博士称,诊断后前3个月内可能会出现风险增加,因为这时期是治疗控制之前,癌细胞最活跃。他评论道:“癌症与凝血相关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它被认为对纤溶系统具有影响,也可能造成血管内皮损伤。”

  作者们指出,鉴于癌症诊断后前3个月是化疗、放疗和其他治疗强度最高的时期,因此癌症治疗也可能增加卒中风险。他们计划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以检测不同类型化疗是否与卒中风险相关。

  研究人员报告,卒中风险与癌症的攻击性具有相关性。例如,肺癌、胰腺癌和结肠直肠癌患者的风险最高,通常在癌症晚期被诊断。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往往是局部肿瘤,卒中风险较低。

  他们写道:“这一发现进一步支持癌症和卒中关联的生物学似真性,因为癌症介导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风险与癌症活性密切相关。”

  各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樟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近年来,部分不法经营者利用“会议营销”的形式,夸大保健食品功效宣传,混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概念,欺诈高价推销保健食品,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权益造成严重危害,群众反映强烈。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秩序,加大规范整治保健食品会议营销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举办保健食品会议营销,不得现货销售保健食品;未取得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合法资质的,不得举办会销。

  二、通过会议营销形式宣传的保健食品,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生产许可证,产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不得有以下情形:

  (一)假冒保健食品文号、标志以及未经批准而声称特定保健功能;

  (二)未取得保健食品生产许可或假冒保健食品生产许可;

  (三)保健食品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来源不明;

  (四)虚构保健食品监制、出品、推荐单位信息;

  (五)在保健食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中夸大功能范围,进行虚假宣传;

  (六)在保健食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中宣称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

  (七)在保健食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中使用与产品无关的原料图案,暗示产品中含有未获批准的名贵原料。

  三、通过会议营销形式宣传保健食品时,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通过传单、海报等发布广告时,应取得合法、有效的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不得出现以下情形:

  (一)擅自变更或者篡改经审查批准的保健食品广告内容进行虚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