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治疗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从个体内部来说,是一种内心体验。从个体与环境的角度来看,情感是对个体需要与环境关系的反映。确切地讲,是反映了心理需要与对象物之间的关系,代表欲望的幻想与现实对象之间的关系。
治疗中的情感表达
一、情感是什么?
情感,从个体内部来说,是一种内心体验。从个体与环境的角度来看,情感是对个体需要与环境关系的反映。确切地讲,是反映了需要与对象物之间的关系,代表欲望的幻想与现实对象之间的关系。
满足需要或与幻想相对应的是现实对象物。饿了,要吃东西,无论是想象中的食物(如饼),还是现实中的食物,这些都是一些具体的物品。只有真正看到、嗅到、最后能够吃到这些现实对象物的时候,饥饿感才能真正消除。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是无济于事的。
二、语言的心理作用
能够满足心理需要的对象物,都有相应的名称,即名词,名词可以作为符号来替代真实的物品。如果我想征求你的意见,看你是否想吃苹果。在没有语言符号的情况下,我只能真的拿个苹果,让你看到苹果,然后你会决定是否要吃苹果。在有语言的情况下,我就不必真的拿着苹果,而是跟你说一声:“我这里有苹果,你想吃苹果吗?”你只听到了我问话中“苹果”这个名词,却没有真的看到苹果。当你回答“我想吃苹果”,可你只是说了这样一句话,你的眼睛没有看到真实的苹果,你的嘴巴也没有真的吃到苹果。我说:“嘿嘿,对不起,我还没有买来苹果呢,刚才只是想征求一下你的个人意见。” “好的,我现在知道你想吃苹果了,你等一会儿,我现在就去买”(延迟性的压抑)说完,我真的出去买来了真实的苹果,让你看到了,吃到了。延迟满足啊,呵呵。
语言,方便了人们的交流,让人们交流的时候,不必要真的拿着苹果让对方看到,这的确是轻松省事儿的好办法。可是,这样一个好办法,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无论我在你耳边说多少遍“苹果”,你却永远都没有真的看到或吃到苹果。
语言就是这样一套符号系统。它方便人们交流,人们可以借助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幻想和愿望,却无法直接接近自己真正想要的现实对象物(如真实的“苹果”)。语言把人与真实对象物隔离开,人不断地与“苹果”这样一套符号系统打着交道。语言是真实对象物的符号,是一个“虚拟的替代物”。符号本身不具有直接充分满足心理需要的作用。使用语言来表达情感需要,这时的“语言符号”作为替代物实质上起到了压抑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压抑情感表达的作用。
三、情感表现方式
情感或情绪还有一种表现状态,就是表情。
表情是内在情绪的一种外在流露,如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等,它具体表现一个人的情绪状态。
脸部的表情动作就叫面部表情。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口”,它的形态变化往往直接表现情绪的变化。哭泣时眼部肌肉收缩,愤怒时横眉张目。嘴巴也直接表现情绪的变化,悲哀时嘴角下垂,高兴时嘴角后缩,上唇提升。眼睛和嘴巴的形态变化,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情绪变化。
-
老年人不宜多走卵石路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内,用鹅卵石铺就的健身路往往成为健身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的钟爱。但运动医学专家却指出,老年人长时间走这
-
日本流行福寿操可助老人睡眠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个动作,对改善老年人的睡眠会很有帮助。第一节活动脖颈:头向前倾,直到感觉肌肉有些抽紧,持续10秒钟。前
-
玉米粒饼的做法_玉米粒饼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玉米粒饼是很常见的,对这样食物吃的时候,完全是可以放心进行,吃这类食物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不过在
-
清炖羊排的家常做法_羊排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羊排其实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欢
-
糖衣花生米的做法 _花生米_怎么做_家常做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糖衣花生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精品包装的和散装零售的。其实糖衣花生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