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患上严重肠炎便血5年 移植外孙女粪便治疗
上周四,在医院胃镜室,医生将12岁女孩的粪便过滤提取,移植到患了严重性肠炎的陈女士小肠内。这一方法被称为“粪便移植治疗”,在全世界也属医疗新领域,也是目前肠道菌群失衡与疾病关系研究的新热点,更是今后治疗难治性肠病的好方法。
如果没有意外,在接下去的时间里,陈女士的病情会逐渐好转。这也是医院消化科开展粪便移植治疗的首例病例。
患上“炎症性肠炎”反复腹痛便血5年
昨日,在病房里,57岁的陈女士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说起自己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试的新治疗方法,陈女士既高兴又惊奇。
陈女士是闽侯人,这几年因为肠炎跑遍了福州各大医院。陈女士告诉东南快报(微博)记者,5年前,她就因经常腹痛、腹泻被诊断为肠炎。当时到医院也接受了正规的药物治疗,但是腹泻腹痛的症状,经常在几个月后又反复发作。
随后,陈女士开始奔波在各大医院的消化内科,几年下来,病总是时好时坏。最近,陈女士的症状加重了,一天出现六七次粘液血便,腹痛也加剧,剧痛时更是直冒冷汗,在床上疼得直打滚。
半个月前,陈女士来到医院消化内科找医生治疗。医生明确诊断,陈女士所患的是一种难治性的炎症性肠炎,又称“克罗恩病”,这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没有太大效果,且不容易断根。
提取外孙女粪便中的菌落 移植至外婆小肠里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告诉记者,陈女士的肠炎难治,与其肠道有益菌群失调,有害菌群占上风有关。在衡量了陈女士此前多次治疗的效果后,医生决定采用一项最新的技术——“粪菌移植”。
主任解释,*的肠道是个大家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菌群,其中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当有益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多,那么肠道功能就会出现紊乱。而移植菌群,好比移植盆栽,在粪菌移植上,就需要把所有菌群连同它的土壤(无杂质的粪便)一起移植,这样存活率就提高了。
经过一翻筛选和化验,陈女士家人选择了12岁外孙女的粪便进行移植,上周四,医生将含正常菌群的液体(粪水),3个注射针管共150ml输送到陈女士的肠道里。
经过粪菌移植治疗后,这几天陈女士不仅腹泻的次数减少为3次,且解出的大便里血丝也少了。主任说,目前来看,这一新的治疗项目已经带来了好的效果。接下来,再进行几次移植,陈女士的顽疾有望得到解决。
粪便移植的过程
选择
要移植粪菌,那就需要原料来源——粪便。这粪便也并不是随便一个人的粪便就可以,也并不是可以简单提供——需要没有任何疾病,饮食生活都很健康的一个人。具体来说,要排除感染性疾病,一段时间内要养成不能喝酒、吃辣、抽烟、饮食清淡不油腻的良好生活习惯。
提取
首先需要将粪便排在一个专用的容器里,马上封存。随后,医生将粪便用生理盐水稀释,然后放到自动分离器上,过滤掉粪便中的残渣,比如没消化的菜梗、果蔬籽等,再经提取后封存。
移植
输送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可以通过肠镜从肛门输送到患者肠子里;一种可以插鼻空肠管,从鼻腔进入空肠深处,灌送时会避开口腔和胃部,直接进入肠道。考虑到效果,会分几次灌送。此后,陈女士外孙女的健康肠道菌群,就可以在陈女士肠道里繁殖,建立起正常菌群,从而化解一些超级致病细菌造成的健康问题。
延伸阅读
抗生素过多治疗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主任介绍,*的肠道是一个大环境。成人肠道内的微生物数量高达1270克细菌构成,称为“微生态环境”。而肠道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不仅能调节*的正常健康状态,更和多种疾病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炎症性肠病、难治性便秘、结肠癌、肥胖、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自身免疫疾病和老年痴呆症等等密切相关。如果滥用抗生素等就会破坏平衡,增加*的感染机会,危害健康。
而肠道细菌有分好坏。正常情况下,坏细菌没有好细菌多,如果和睦共处,这就是一个平衡的微生态环境。但,当有些疾病需要大量使用抗生素,就会无形中杀死好细菌。而一部分坏细菌会产生耐药性,占据了好细菌的位置,大量繁殖,从而就破坏了肠道的生态平衡,而*也随之发生了感染性疾病。而反复性腹泻、炎症性肠病、难治性便秘、结肠癌、肥胖、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自身免疫疾病等,正是与抗生素的过量使用有关。
主任说,目前,传统的药物和激素治疗方法,对于这些顽固性疾病,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因此“粪菌移植”可以将健康人粪便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中,重新建一个平衡的微生态环境。主任介绍,正在考虑今后将粪菌移植规模化,保证粪便供者形成持续的状态,保证更多患者能得到治疗。
“宝贝说今年的愿望是零食吃个够,所以我就没限制她。没想到,晚上快睡觉的时候她一直嚷嚷不舒服,我们送她到医院一查竟患上了胃炎。”说起5岁女儿就医的事情,李女士后悔不迭。
李女士的女儿叫萌萌,她非常喜欢喝饮料,有时候还会跟家长撒娇,要吃奶油蛋糕、冷饮、零食代替正餐。幼儿园的老师提醒李女士几次后,李女士便开始控制萌萌的甜食摄入。
萌萌告诉李女士自己不要礼物,只是希望妈妈可以允许她晚上痛快地吃次零食,看着女儿渴望的眼睛,李女士心软就同意了。
李女士说,“虽然天气有些凉,但是经不住萌萌一再的央求,我在一家甜品店给萌萌买了冰激凌、冷饮和蛋糕,此外还在超市给她买了些薯片、果冻、饼干等她平时爱吃的零食。萌萌晚上吃了不少东西,看她这么高兴,我也没有限制她。我真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李女士坦言,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吃零食会导致孩子患病。
市中区某医院的儿科医生告诉记者,最近经常会接到一些急诊,是关于幼童患了胃炎的病例,尤其是假期,更是孩童胃炎的高发期,而猛吃零食就是诱发胃炎的主因。
幼童的胃黏膜比较脆弱,如果饮用冷饮会导致胃黏膜下血管收缩,黏膜层变薄,那么胃黏膜防卫能力就会下降,而饭前大量饮用冷饮,还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长期下去就会导致水肿和糜烂,于是形成慢性胃炎。
专家提醒,胃炎并不是只有大人才会得的病。家长不可以过分溺爱孩子,一定要纠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不要以奶油蛋糕、冷饮、零食等替代正餐。
相关连接
小李和5位同学约定去吃自助餐庆祝一下。6人来到位于江汉路的一家自助餐店,用餐费用大约每人70元左右。
“当时大家才考完,心情都很好,纷纷说要吃到扶墙出。”小李说,“我们大概吃了2个小时。”席间,小李光是三文鱼就吃了10多盘,冰淇淋吃了5杯,另外消灭掉的啤酒、烤肉、海鲜不计其数。
晚上回家后,小李感觉肚子隐隐作痛,睡了一下也不见好,还伴随呕吐、全身大汗等症状。
昨晚11点,小李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医院就诊。
经诊断小李患上了急性肠胃炎,目前经过口服药物和输液治疗,情况稳定,预计2天左右可以痊愈。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解释,像三文鱼、海鲜、冰淇淋等食物温度太低,小李食用过多造成了胃肠黏膜的损伤,加之吃了其他很多食物,并饮用了啤酒,导致胃肠道无法消化吸收这些食物,最终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主任提醒,根据临床接诊经验,每年高考结束后,患消化道疾病的高考学子就直线增加,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放松过度,没有“管住嘴”,其中以暴饮暴食、生冷辣食物等最多。
“考后放松要吃好,但是要量力而行。”她提醒,如果暴饮暴食后出现一般的腹泻现象,患者可以多喝水和吃一些止泻的药物,但如果出现发热,脱水现象就应该马上到医院进行治疗。
-
老年人不宜多走卵石路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内,用鹅卵石铺就的健身路往往成为健身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的钟爱。但运动医学专家却指出,老年人长时间走这
-
日本流行福寿操可助老人睡眠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个动作,对改善老年人的睡眠会很有帮助。第一节活动脖颈:头向前倾,直到感觉肌肉有些抽紧,持续10秒钟。前
-
玉米粒饼的做法_玉米粒饼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玉米粒饼是很常见的,对这样食物吃的时候,完全是可以放心进行,吃这类食物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不过在
-
清炖羊排的家常做法_羊排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羊排其实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欢
-
糖衣花生米的做法 _花生米_怎么做_家常做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糖衣花生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精品包装的和散装零售的。其实糖衣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