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研究称孕期锻炼可降低子女高血压风险

研究称孕期锻炼可降低子女高血压风险

  一项新研究发现,锻炼能够帮助准妈妈们降低即将到来的新生儿患上高血压的风险。

  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进行的这项新研究显示,女性能够通过在怀孕期间进行健康运动显著降低子女出现高血压的机会。研究人员表示这个新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出生体重较低并因此具有更高的高血压发生风险、较容易出现心血管问题的新生儿可能因此得到帮助。

  据研究的主要作者,密歇根州立大学运动机能学教授James Pivarnik介绍,他们对许多出生体重正常的婴儿进行了调查,其中有一部分处于正常范围边缘的婴儿本应由于较低的出生体重而较易出现高血压,但在他们的母亲于怀孕期间有进行体育活动的情况下这个关联就不成立。他表示在这个前提下低出生体重和高血压间的关联就受到了干扰,显示运动或许能够以某种方式影响子宫内胎儿的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这项最新的研究共涉及51名女性,这些人的锻炼情况在怀孕期间和生产后都被进行了记录,研究揭示在孕期的锻炼行为和儿童较低的血压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研究人员表示这个关联在女性于晚期妊娠期间有进行锻炼时尤其明显。

  Pivarnik认为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在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母亲所进行的锻炼所带来的影响可能是较直接地作用在胎儿身上。研究结果表明母亲们的定期锻炼习惯对于子女将来的心脏健康也具有好处。

  研究结果已经发布在了《Th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期刊上。

  早报讯,酒足饭饱后打个嗝,很正常,但如果出现长期打嗝就要当心了。杭州的林大伯连续打了一个月的嗝后,昨天终于检查出:是肝脏出了问题。

  一个月前,今年75岁的林大伯出现打嗝症状,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吃东西噎着了,但在喝了几口水休息了一会儿后,症状非但没有消失,反而一发不可收拾。就这样,他连续打嗝近一个月。

  期间,林大伯尝试了许多治疗打嗝的土方法,掐穴位、打喷嚏、憋气和吃萝卜,都没有什么效果。打嗝虽然让人不舒服,但终究是小问题,林大伯也就没太在意。

  前几天,林大伯因腹痛、胃口差来到杭州市肿瘤医院就诊。肿瘤内二科副主任郑松得知林大伯已打嗝一个月后有些警惕,让他去做彩超。结果显示,林大伯肝脏内有肿瘤,如鸡蛋般大小,靠近膈顶,触碰到了膈肌。

  郑主任推测,可能是肝脏肿瘤刺激到膈肌引起膈肌反应,造成了连续打嗝。郑主任介绍,打嗝又称呃逆,是一种肌肉反射动作,只要碰触到腹内横膈膜的横膈神经就会引发。

  日常生活中,如果胃部受寒,或进食了干硬、辛辣的食物,也会出现暂时性打嗝。到目前为止,打嗝一直未被当成一种可能的癌症的先兆。但一项对99名患有食道癌病人进行的相关研究显示,有27%的人表示他们曾出现过连续打嗝的情况;还有6%的人说,这种现象促使他们去看医生。

  “食管到胃这条通路的任何肿瘤、淋巴结都有可能引起打嗝。”郑主任提醒,如果老年人出现连续性打嗝,长时间仍不缓解,同时伴有如腹痛、胃口不好、吞咽困难乏力、消瘦等异常表现的,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