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老人打嗝持续一个月 经查是肝脏出问题

老人打嗝持续一个月 经查是肝脏出问题

  早报讯,酒足饭饱后打个嗝,很正常,但如果出现长期打嗝就要当心了。杭州的林大伯连续打了一个月的嗝后,昨天终于检查出:是肝脏出了问题。

  一个月前,今年75岁的林大伯出现打嗝症状,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吃东西噎着了,但在喝了几口水休息了一会儿后,症状非但没有消失,反而一发不可收拾。就这样,他连续打嗝近一个月。

  期间,林大伯尝试了许多治疗打嗝的土方法,掐穴位、打喷嚏、憋气和吃萝卜,都没有什么效果。打嗝虽然让人不舒服,但终究是小问题,林大伯也就没太在意。

  前几天,林大伯因腹痛、胃口差来到杭州市肿瘤医院就诊。肿瘤内二科副主任郑松得知林大伯已打嗝一个月后有些警惕,让他去做彩超。结果显示,林大伯肝脏内有肿瘤,如鸡蛋般大小,靠近膈顶,触碰到了膈肌。

  郑主任推测,可能是肝脏肿瘤刺激到膈肌引起膈肌反应,造成了连续打嗝。郑主任介绍,打嗝又称呃逆,是一种肌肉反射动作,只要碰触到腹内横膈膜的横膈神经就会引发。

  日常生活中,如果胃部受寒,或进食了干硬、辛辣的食物,也会出现暂时性打嗝。到目前为止,打嗝一直未被当成一种可能的癌症的先兆。但一项对99名患有食道癌病人进行的相关研究显示,有27%的人表示他们曾出现过连续打嗝的情况;还有6%的人说,这种现象促使他们去看医生。

  “食管到胃这条通路的任何肿瘤、淋巴结都有可能引起打嗝。”郑主任提醒,如果老年人出现连续性打嗝,长时间仍不缓解,同时伴有如腹痛、胃口不好、吞咽困难乏力、消瘦等异常表现的,应引起重视。

  可食性包装材料是一种无废弃物的资源型包装材料,可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具有环保特性,这使得其成为包装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例如豆渣包装纸、生物胶涂层包装纸、用蔗糖做成的“绿色包装盒”。

  可食性包装材料是以天然可食性物质,如多糖、蛋白质、纤维素等为原料,通过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网络结构的一种包装材料。作为一种无废弃物的环保型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或将凭借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之一。

  可以吃的材料

  可食性包装材料可用的基本材料有很多种,根据其采用的主要原料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淀粉类、蛋白质类、糖类、脂肪类、复合类以及蔬菜类等。

  相较于其他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具有以下几大特点:①阻水性,可延缓食品中水、油以及其他成分的迁移和扩散;②可选择的透气性和抗渗透能力,能有效阻止食品中风味物质的挥发;③有较好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便于加工成型;④可作为食品抗氧化物质等添加剂的载体;⑤可以食用,对环境无污染。正是凭借着这几大特点,可食性包装材料在满足基本包装功能的前提下,具有了以下特别优势:①可食用,易被微生物降解,无污染;②较适用于单体食品包装;③有的可食性膜,如乳清蛋白膜、大豆蛋白膜等本身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④可防止因食品组分间的迁移而导致的食品变质。

  纵然可食性包装材料具有环保、无废弃物等诸多优势,但其确也存在一些实用不足。首先,可食性包装材料更适合产品内包装,所以在对产品进行包装时还需要再加一层外包装,这样便增加了一定的包装成本。

  其次,新型的可食性包装材料的各种添加剂以及原材料是否对*完全安全,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评估。

  再者,可食性包装材料主要是由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材料制成,大多数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容易被生物降解,所以易发霉和腐烂。

  此外,可食性包装材料较适用于包装小食品以及干性食品,不适于包装含有水分的食品。最后,可食性包装材料是利用天然的有机小分子及高分子物质经萃取或熬炼,在一定工业条件下加工成型的可食用的包装材料,材料采集和运输过程中若受到丝毫污染都会对*有害,要格外注意。

  可以吃的包装

  近年来,可食性包装凭借功能多样、无害环境、取材方便、可供食用等特质,为发达国家食品业所青睐,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实则在我国,可食性包装亦早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例如糖果、糕点外层包裹的糯米纸,就是由番薯、玉米或小麦粉等淀粉做成,入口即化,用来防止与外层包装粘连。当下,可食性包装已经涉及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肠衣、果蜡、糖衣、糯米纸、冰衣和药片包衣,等等,以多种模样出现在大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