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如何早期发现孩子手足口重症

如何早期发现孩子手足口重症

  近期,多名家长向广州日报记者报料,幼儿园在读的孩子,纷纷出现嘴角起泡、手上起疙瘩、持续发热等症状,一查是手足口病!

  5月13日,记者从省卫生计生委获悉,2016年4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手足口病的报告发病数高居丙类传染病首位。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实,目前本省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预计将持续至7月,且今年流行病株易致重症,提请家长及托幼机构加倍重视。

  4~7月为手足口病高发期

  正如家长们对于“手足口病多了起来”的直观感受,全省监测数据证实了手足口病多发,且就在二三十天间,病例总数大增。

  全省3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统计中,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还位居全省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第三位;而4月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手足口病的报告发病数高居丙类传染病首位。

  从广东省历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来看,每年4~10月是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其中4~7月份为手足口病高发期。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首席专家何剑峰说:“根据监测情况显示,目前我省手足口病已进入年度的季节性高峰期。”

  接触孩子前大人要洗手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多发病,主要传播方式包括分泌物传播、飞沫传播、手接触传播和粪便传播。何剑峰表示,由于手足口病的症状比较明显,常见的有发烧,手掌、脚板或口腔等部位出现水疱或者皮疹,家长很容易能发现。

  要提醒的是,手足口病会让孩子出现疱疹、皮疹,部分家长会误以为是出水痘。其实,这两种病是很容易区分的,手足口病除手、足、口部外,身体其他部位一般无皮疹,而水痘则是全身性的。不过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手足口病症状的表现有所不同。

  对于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何剑峰认为关键是洗净双手。

  在公共场所活动之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后、饭前便后都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给小朋友洗手,避免共用毛巾抹干手。“不但孩子要注意洗手,家长也要做好手部清洁工作,特别是接触孩子之前。”何剑峰说。还要提醒孩子尽量不要到处摸,手摸过不干净东西后,不能揉眼睛、揉鼻子、吃手,以免把病毒带到体内。

  此外,何剑峰还提醒,勤通风、勤消毒对预防手足口病也很重要。

  出现重症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

  “手足口病多数是轻症,只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去进行治疗,绝大多数病例都不难治愈。”何剑峰说。

  他向记者介绍,根据对全省的监测发现,目前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体是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oxA16)为主。“EV71型病毒的特点是,相比其他型别,它更容易导致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因此何剑峰强调,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家长要特别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当出现重症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避免病情恶化而难以救治。

  如何能做到早期发现孩子重症?何剑峰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招:“两摸”

  一是摸宝宝额头是否发高烧,二是摸四肢皮肤是否冰冷;

  第二招:“两看”

  一是看宝宝是否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二是看孩子肢体是否抖动、无力和惊跳等。

  园校出现聚集性疫情风险较高

  疾控专家还评估认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疫情的风险较高,一定要高度重视。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工作,注意观察儿童的身体状况;要经常保持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良好通风;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品定期清洗消毒。

  如发现小朋友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应及时通知家长送医院就医,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衣物、床上用品可置阳光下暴晒。班级发病情况比较严重的话,要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通过评估确定是不是要停课。

  手足口病与水痘最大的区别

  水痘疱疹是全身性的,最密集的部位是前后胸、腹背部,个头稍大且皮薄,有痒感。

  手足口病的疹子主要分布在手、脚及口腔,躯干很少,个小且颜色更红,痒感不明显,同时还伴有低热、流涕、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

  近日,记者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看到,不少孩子因患上手足口病到该院就诊。

  平时,应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记者就此走访了有关专家。

  据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邱丽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急性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婴幼儿,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会出现散在的疱疹等症状,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少数患儿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的重症病例。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死亡。

  邱丽提醒家长,手足口病初期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症状,如发热、咽痛等,手足口病与水痘有相似之处。家长如果发现宝宝发热、起皮疹或口腔溃疡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与手足口病不同的是,水痘有疫苗,手足口病尚无疫苗。因此,对易感儿童而言,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免疫力持久。

  邱丽建议,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感染的关键。

  日常生活中,大家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托幼机构和家长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专家表示,家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应使用以下消毒方法: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

  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粪便和擦拭用纸等,最好用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