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二甲双胍或可安全用于轻中度慢性肾病患者

二甲双胍或可安全用于轻中度慢性肾病患者

  根据发表在《美国内科学杂志》(JAMA)上的一篇系统性综述,目前关于二甲双胍会增加乳酸酸中毒风险的文献证据很少,临床医生可扩大二甲双胍适应证用于合并轻中度慢性肾脏疾病(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但需谨慎。

  研究作者、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Silvio E. Inzucchi博士表示,“我们发现,相同背景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时的乳酸酸中毒实际风险与接受其它药物治疗时的乳酸酸中毒风险相近。”此外,在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后确实发生乳酸酸中毒的少数病例中,通常还存在可致代谢性呼吸困难的其它因素。

  这些数据提示当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至60 mL/min/1.73 m2时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二甲双胍;当eGFR下降至45 mL/min/1.73 m2时,二甲双胍使用剂量应减半;而当eGFR进一步下降至30 mL/min/1.73 m2则应停止使用二甲双胍。

  Inzucchi博士称,“这些推荐与目前英国广泛推行的推荐意见相似。”

  Inzucchi博士及其同事检索MEDLINE和Cochrane数据库中1950~2014年间发表的二甲双胍、肾脏疾病和乳酸酸中毒相关文献,从818篇初筛文献中入选65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包括药代动力学/代谢研究、大型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研究、meta分析以及1项临床试验。

  结果显示,大多数研究中使用的二甲双胍剂量在允许的治疗范围内,而合并轻中度慢性肾病(30-60 mL/min/1.73m2)的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后,体内乳酸浓度并无明显升高。

  在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乳酸酸中毒的总体发生率因不同研究而存在差异(约3次/10万人-年~10次/10万人-年),但与整个糖尿病患者人群中的乳酸酸中毒发生率没有差别。

  研究人员还发现,提示合并慢性肾病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后乳酸酸中毒风险增加的相关证据很少,同时他们并未检索到在肾脏功能明显受损患者中探讨二甲双胍药物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人员表示,与现行肾脏病学指南相反,多项基于人群的研究数据提示二甲双胍可在多达1/4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大部分研究显示二甲双胍的使用与乳酸酸中毒风险的增加并无关联。

  此外,多项观察性研究提示二甲双胍可能对大血管结局有益,甚至是合并肾脏禁忌症的糖尿病患者也能从中获益。Inzucchi博士提到,“当一些研究者们对虽合并肾脏疾病但违背指南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那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时发现,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结局好于那些没有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

  目前,FDA建议对肌酐水平超过标准(男性1.5mg/dL,女性1.4mg/dL)的患者停止使用二甲双胍。但这些针对二甲双胍使用的指导意见是过时的,既没有反映出近期的肾功能研究成果,也没有体现二甲双胍相关乳酸酸中毒的病理生理学进展和当前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进展。在现行指南的影响下,美国有成百上千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这种廉价、安全且有效的药物。

  Inzucchi博士提到,他的团队中得到100多名美国糖尿病专家支持,已结合现有的研究数据向FDA申请更改相关建议。

  他同时指出,“如果能在合并轻中度慢性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一项随机试验,那将再好不过。但开展这样的临床试验可能需要招募大量患者并花费很长时间,这也是变相说明了糖尿病患者人群中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确实很少见。”

  酸奶越酸越有营养?酸奶中的增稠剂有多可怕?酸奶表面出现淡黄色的水还能喝吗?……爱喝酸奶的你,是否也被这些问题困扰过。生命君请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中国农业大学功能乳品重点实验室胡长利博士,为你一一解答。

  营 养

  1.酸奶和牛奶相比,有哪些优点?

  答:酸奶的原料是牛奶、蔗糖和乳酸菌发酵剂。酸奶不仅保存了牛奶中所有的营养成分,而且因为发酵,其中营养素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因此它在促进生长、改善营养方面的作用比牛奶更为优越。

  2.酸奶是不是也有补钙效果?

  答: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降低了乳糖的含量,但保留了牛奶中其他营养物质,所以,酸奶仍有补钙的效果。事实上,酸奶中钙的吸收率比牛奶中的只高不低,因为乳酸能促进钙等多种矿物质吸收,另外,酸奶中还有蛋白质分解产生的CPP等肽类物质,也可促进钙吸收。

  3.喝牛奶腹泻,能喝酸奶吗?

  答:牛奶中的乳糖是导致喝牛奶腹泻的“凶手”。在酸奶发酵过程中,乳糖部分变成乳酸和其他有机酸,减少了“乳糖不耐”的问题;乳酸菌本身也会产生大量的“乳糖酶”帮助*消化乳糖。因此,即使喝牛奶腹泻的人也能喝酸奶。

  4.酸奶越酸,营养越好吗?

  答:酸奶的酸度来源,是乳酸菌利用乳糖代谢产生的乳酸,这与发酵剂的菌种和发酵时间等因素有关。制作酸奶必须使用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当中,如果杆菌占优势,酸度就会很强,但这不能说明酸奶的品质更好。

  5.果粒酸奶营养价值更好?

  答:市面上果粒酸奶的很多果粒成分来自于添加果酱。而果酱经过高温煮制,已经不能和新鲜水果的营养价值相媲美。即便是真果粒,由于酸奶的保质期是21天,放了三个星期的果粒,营养价值也会打折扣,浓郁的香味可能来自水果香精。

  安 全

  6.酸奶中的增稠剂对*有害吗?

  答:酸奶里面大部分都有增稠剂,增稠剂品种很多,包括改性淀粉、果胶、黄原胶、食用明胶等,它们不能被*消化吸收,属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仅无毒无害,不会引起“血液黏稠”,还有利于延缓餐后的血糖、血脂上升速度,是有利于预防慢性病的有益成分。增稠剂的安全性一般来说都非常高,所以在很多食品中都没有限制其使用量,酸奶中的使用量也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7.放冰箱后,酸奶表面出现淡黄色的水,还能喝吗?

  答:这些淡黄色的水是“乳清”,制作奶酪时,占牛奶蛋白质80%的酪蛋白会形成凝冻或凝块,而其余少量蛋白质会随着乳清流出来。制作酸奶时如果不加增稠剂,放一段时间后,也会析出一些乳清,这样的酸奶可放心喝,乳清蛋白粉产品等食品中所添加的乳清蛋白,就是从这种液体当中提取的。

  饮 用

  8.每天喝多少酸奶合适呢?

  答:营养学会推荐牛奶每日300克,折算一下大概是一次性纸杯1杯,加上1小盒酸奶(约100克)。建议成年人喝酸奶别超400克,除非是孕妇、乳母或发育期青少年。原则上牛奶和酸奶可等量替换,对于青少年来说,早晚各一杯酸奶,或早上一杯牛奶,晚上一杯酸奶最为理想。

  9.什么时候喝酸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