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南昌两家店竟往粽子里加硼砂

南昌两家店竟往粽子里加硼砂

  黑了心,为了在端午节期间卖粽子赚一笔,竟往粽子里添加硼砂,6月8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嫌疑人邓某花,黄某兰均被依法刑事拘留。

  5月16日,百花洲派出所对端午节节前食品市场进行了暗访,对百花洲派出所辖区三家销售粽子的餐饮单位秘密取样、送检。

  5月23日,第三方鉴定机构对这三家粽子店在售的粽子作出结论:发现渊明北路钟鼓楼菜场的“渔夫的故事”和建德观与步行街交界的“飘香粽子”非法添加了硼砂。

  5月24日,百花洲派出所民警与东湖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联合执法办案,依法对“渔夫的故事”和“飘香粽子”进行现场检查。

  “渔夫的故事”里现场查获2瓶白色粉末状结晶物,老板娘黄某兰辩称都是食用碱,最后在强有力的证据面前,黄某兰供认其中一瓶是硼砂。

  “飘香粽子”的生产窝点在出新路24号,民警前期通过秘密跟踪已经查清,在该窝点,邓某花正在包粽子,准备赶在端午节销售旺季大赚一笔,现场办案人员从窝点一个蛇皮袋里发现了一些白色粉末状结晶物,邓某花讲那是洗锅用的东西,却又说不清具体名称,最后只能供认那是硼砂,她在包粽子的过程中非法添加了这个东西。

  据江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不法商贩之所以在粽子里非法添加硼砂,目的是为了粽子口感更好,有弹性,不粘粽叶,同时具备防腐功能,第一天没卖完的粽子,加了硼砂,第二天卖相依旧很好。

  但硼砂因其毒性极大,妨碍消化,易引起多脏器蓄积性中毒,国家自1992年起禁止在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非法添加。

  6月8日,经过严格的抽样、送检后,第三方中立机构证实,邓某花、黄某兰生产销售的粽子里非法添加了硼砂。当日,邓某花、黄某兰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被依法刑事拘留。

  近日,湖州长兴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全县农贸市场内的散装食品开展大排查大检查。当检查到县农批市场内一家凉皮销售摊位时,执法人员要求业主当场提供凉皮来源的进货验收票证。

  但业主表情紧张,支支吾吾地说放在家里了,无法提供任何票证。当要求业主回家去取时,他又表示供货方没给,并且信誓旦旦地说从正规厂家进的货,但却说不出厂家名称,检查人员敏锐意识到这家摊位销售的凉皮肯定有猫腻。

  执法人员感觉到从正面可能无法突破业主的防线,避免打草惊蛇,因此责令该业主认真履行好进货验收手续的同时,执法人员从外围人手,调查该摊位凉皮的经营情况。

  从经营凉皮的同行了解到,被暗查的业主姓刘,为外地人,到长兴经营已有6个多月,凉皮是他自己加工的,加工场所比较隐蔽,只能知道大概方向,具体位置从不示外人,进货和出货都是他亲自操作。而且他生产的凉皮卖相特别好,保鲜的时间特别长。

  “事出反常必有妖。”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通过综合分析,认定刘某的加工坊是无证无照的,并有较大非法添加的嫌疑,专门派人排摸刘某送货的路线,摸准加工的具体场所和加工时间。

  执法人员会同县公安食药环大队,抓准刘某下午6点开始加工的时间,进行了联合突击执法。当执法人员突然出现在脏乱差的凉皮“黑窝点”场所,惊慌失措的刘某在执法人员的检查和询问下,不得不承认了非法使用添加剂的事实。

  凉皮里到底加了什么

  据查,刘某在凉皮中非法添加了明矾、脱氢乙酸钠。

  据执法人员介绍,明矾凝固性很强,可以使凉粉皮的口感更筋道,产量增加。一斤淀粉出五斤凉粉皮的话,加上了之后可能要出八斤到九斤。脱氢乙酸钠主要防腐保鲜,添加后可以大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明矾是禁止在凉皮中添加的。执法人员对现场的产品进行抽检,经检验机构检测,检测出铝含量为4240mg/kg,大大超过100mg/kg的安全限量,属于严重非法添加行为。

  执法人员依法查封了刘某的加工场所并没收了用于生产加工的设备、原料和450公斤成品凉皮。从刘某非法添加手段的隐蔽性的角度反映其是明知不能添加而故意实施添加,是恶意违法行为。

  目前,县公安局已对刘某进行拘留,并将追究刘某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