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治疗乳腺癌新突破 切断扩散路径杀死癌细胞

治疗乳腺癌新突破 切断扩散路径杀死癌细胞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类型,其发病率在近几年呈逐年递增趋势。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将近200万。

  作为医学界的一大课题,有关乳腺癌的研究从未中断,近日,该领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3日报道,来自苏黎世大学的几位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了乳腺癌的致命弱点,这为攻克乳腺癌带来了新的希望。

  乳腺癌是一种复发率极高的疾病

  此次《自然交流》期刊旗下一项生物学研究课题便是,“为何现有的治疗只能使癌细胞潜伏,延缓肿块生长,而不能完全消灭它们?”来自苏黎世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关闭”癌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方法。

  HER2全称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一种原癌基因,每个*内的正常细胞膜表面都有少量HER2蛋白,HER2在细胞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途径中起关键作用。

  当癌细胞内的HER2基因高度表达时,细胞膜上会产生过多的HER2蛋白,刺激癌细胞的疯狂增长,增加癌细胞的侵袭性。

  因此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较为凶险,较容易出现复发转移。大约20%~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属于HER2阳性。

  HER2通过多种途径传递癌细胞生长信号

  但是,目前的抗体只能阻止其中一条道路。现在市面上治疗乳腺癌的主要药物赫赛汀(Herceptin;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以HER2为靶点,阻断HER2的功能,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但是,这种药物并不能杀死癌细胞,而是使之暂时潜伏起来,癌细胞可能在任何时间再度活跃。

  这意味着许多看似已经痊愈的患者,几年后病情会再度复发。

  在这项新的突破中,科学家认为他们找到了关闭所有癌细胞生长信号传播途径的方式。

  他们运用一种蛋白质复合物捆绑了HER2,并改变了其结构。这种“受体回折”(receptor bending)阻止了所有信号的传送,使其不能传输到细胞内部,导致细胞最终死亡。该项新技术在生物学测验中也得到证实。

  通过小白鼠实验,科学家发现只有癌细胞被瞄准,健康的细胞并没有受到损害。

  捆绑HER2的蛋白质复合物,由几种DARRins(新一代蛋白复合物)组成,很容易生产。类似的物质也在研发阶段,以便未来的测试。

  安德里亚斯(Dr Andreas Plckthun)教授表示,这项新的发现找到了HER2阳性癌症的命门,这为治疗像乳腺癌这样的肿瘤性疾病带来了希望。

  苯海索、地高辛等儿童药品将被鼓励生产。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公布了《关于印发首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通知》,将32种药物纳入首批鼓励研发申报的儿童药品清单。鼓励企业研发儿童药品,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儿科“用药靠掰,用量靠猜”的窘况。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制药企业生产儿童用药的积极性不高,儿童适宜剂型、规格缺乏。或者说明书描述含糊,仅有“小儿慎用或酌减”、“谨遵医嘱”等描述,缺少明确的儿童适应证和用法用量,也未明确标注不良反应警示等信息。

  儿科医师只能凭借临床经验用药,将成人剂量进行调整,处方中经常出现“半片、1/4片”的用量描述,常常“靠手掰、用刀切”来掌握儿童用药的适宜用量,由此带来很多不便。

  《清单》中的药品涵盖治疗神经、心血管、内分泌、血液等多个系统的常见疾病,大多是在国外已经上市,但国内缺乏的儿童适宜剂型和规格。

  例如,用于小儿癫痫的氯硝西泮,目前口服制剂仅有片剂,口服溶液的上市将提高儿童患者服用的顺应性;

  常用急救药物肾上腺素,国内注射剂最小规格是0.5毫克,而儿童用量最小可达0.01毫克/千克体重,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规格将极大地方便儿科临床用药,提高用药剂量准确性,减少浪费,降低用药风险;

  还有一些药品属于临床长期缺乏的药品,如治疗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的二氮嗪、治疗婴幼儿痉挛症的促皮质素等。

  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对于《清单》药品将建立申报审评专门通道,对在港澳台地区已使用多年,临床疗效好且使用安全,但未在内地上市的儿童急需药品,探索试点进口使用,研究探索在注册审评进口儿童药品时允许直接引用港澳台地区儿童临床用药数据作为申报依据,加快审评审批。

  此次公布的是首批《清单》。国家卫生计生委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将按照深化医改的总体部署要求,及时总结实践经验,结合儿科临床实际需求和医药产业发展情况,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组织专家制定新的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相关

  为什么要制定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

  当前,我国儿童健康和用药水平不断提高,基本用药状况逐渐改善。但是,儿童药品适宜剂型规格缺少、企业研发和生产动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2014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鼓励研发创制、加快申报审评、确保生产供应等多个环节对保障儿童用药提出了具体要求。

  因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组织儿科临床和药学专家,根据临床需求,对国外已上市但国内尚没有注册上市的儿童适宜药品剂型规格进行梳理,制定了《清单》。

  《清单》的制定,将有利于引导儿童药品研发,引导企业合理组织生产,突出儿童适宜剂型、规格的申报审评重点,更好地满足儿科临床用药需求,提升我国儿童用药水平,维护儿童健康权益。

  《清单》的发布可以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清单》的发布,对企业而言,将有助于企业合理调整生产布局,避免研发盲目性;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而言,将改善临床用药不足的现状,逐步满足儿科临床需求,科学把握用药剂量,进一步提升儿童合理用药水平,改进医疗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