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中国式婚宴餐饮浪费 一桌菜一半进垃圾桶

中国式婚宴餐饮浪费 一桌菜一半进垃圾桶

  整盘的丸子、扣肉、肘子,还有剩下大半条的鱼都被服务员倒进了垃圾桶。这是近日记者在昆区一家酒店中的婚宴现场看到的一幕。2013年底,“舌尖上的浪费”曾引起过全社会的关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也渐渐为大家所接受。但记者最近调查发现,婚宴浪费现象仍比比皆是。

  日前,记者暗访了市区多家酒店。在东河区一家酒店,一对新人的结婚喜宴共摆了38桌,每桌有18道菜,有些客人在婚宴开始不到30分钟便离席了。随着宾客散去,很多饭菜被剩下了,记者没有看到有人打包。新娘对记者说:“怎么说结婚也是一辈子的大事,肯定不能怠慢客人,婚宴上的菜品如果不够吃很容易让大家挑理,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而记者看到桌子上剩下的饭菜还很多,却无人打包。据负责婚宴的服务员透露,这样的酒席一桌1600元,按这样的剩菜量计算,这一桌菜的浪费超过800元,饭店对这些剩菜剩饭的处理方法就是全倒进泔水桶中。

  刚参加完好友婚礼的市民荣女士说,在她的印象中,除了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几乎没有参加喜宴的年轻客人会在吃完后要求打包的。“怎么好意思打包?大家都是吃完就离开了,再说现在条件也好了,打包回去也不爱吃,即便很多菜没动,但总感觉是剩下的。”荣女士说。

  “说实话,从来没打包过,也没想过打包,再说打包也不好看。”一位年轻市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名经常负责婚宴的服务员告诉记者,像这类的酒席,主办者为了面子、排场,会安排足够量的饭菜,“宁可剩下也不能刚刚够吃”。一些客人会选择将本桌的剩饭剩菜打包带走,而这些打包的人全是中老年人,整只鸡、多半条鱼、大半个肘子被倒掉是常有的事儿。

  宴请缘何成了餐饮浪费“重灾区”?记者走访了解到,造成餐饮浪费的原因很多,除了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就餐环境变好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市民好面子的心理。“会餐、婚宴上铺张浪费现象严重,根源都是因为操办者好面子、讲档次,生怕招待不周。”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另外,一些餐饮企业为应对同行竞争,抢占婚宴市场这个“大蛋糕”,采取各种举措加大促销力度吸引消费者,使得婚宴的规格水涨船高,档次不断提升,有的餐饮企业为此还加大了菜量,这些是造成浪费的间接原因。

  春节将至,为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市食药监局成立食品安全大检查小组,于近日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坚决杜绝在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事故。

  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食品安全监管。以农村、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车站及告诉公路沿线服务区等为重点区域,以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食品展销会、游园会及庙会为重点场所,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频次,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继续深化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排查漏洞、巩固整治成果。

  加强重点食品和地方特色食品监督检查。以旅游景区、农家乐、承办年夜饭的大中型餐饮企业等聚集性就餐单位为重点,以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食材储存以及裱花蛋糕、水产品、凉菜等高风险食品的加工制作过程为重点内容,强化餐饮服务食品监督检查和风险排查,严防添加非食用物质、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交叉污染和群体性实物中毒事件等情况的发生。

  加强保健品监督检查。以日常监管和抽检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较多、风险度高的品种为重点,对批发市场、超市、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场所和区域加强监督检查。

  对保健食品(含网售)标签、说明书、广告虚假夸大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结合节日消费特点,针对辅助降血糖、减肥、改善睡眠、醒酒类等保健品加大检查力度,对不合格产品要依法予以严处,确保保健食品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和监测。突出问题导向,加强对节令性食品和节日期间热销产品的风险监测和抽样检验,对监测抽样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及时处置。

  加大食品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本着依法、及时、从严、从重的原则,重点打击制假售假、非法添加非食用物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过期、回收食品或原料加工制作食品、售卖超过保质期、标签标识不规范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对问题企业和食品要立即采取责令停止经营、下架问题产品等行政强制措施,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911次,检查企业2336家(其中食品企业1788家)责令改正707家,停产(停业)整顿16家,立案40起,罚没款5、3万元,取缔餐饮无证经营企业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