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30岁男子满脸皱纹状如80岁老头

30岁男子满脸皱纹状如80岁老头

  你还记得今年3月上演的韩国催泪大片《扑通扑通我的人生》吗?影片由著名韩星宋慧乔、姜栋元主演,讲述了宋、姜二人扮演的年轻夫妻,与患有早衰症儿子的温情故事——17岁的儿子雅林,身材只停留在8岁,外貌却是80岁的老人。但命运并未封锁雅林青春的心灵,他乐观、感性,不屈地向命运抗争着……

  如今,在黔江区,也有一个重庆版雅林。黔江区中塘乡双石村村民袁太平,今年才30岁,但最近10年,他脸上却长出很深皱纹,看上去像80岁老人的脸。不仅如此,他25岁的亲弟弟也遇到同样问题。

  袁太平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他20岁时身体开始出现变化,手臂和腿部出现水肿,然后脸上出现细微皱纹。

  袁太平说,刚开始他没在意,认为干活苦、焦虑大。后来脸上皱纹越来越深,连头皮也起了褶皱。他去过很多医院,都没诊断出是什么病,服了很多药也没效果。

  从照片上看,袁太平年轻时,是一个帅气小伙。现在满脸皱纹,仿佛就是一个80岁的老人。

  因为满脸皱纹,这给袁太平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他去银行取钱,营业员都说不是本人。“我觉得很尴尬,我外出联系钢架工程业务,也受到不小影响。”袁太平说。

  “每次与老公出门,别人都会以异样眼光看我们,有的人说我这么年轻,找了一个老头。”袁太平的妻子向春艳说。

  她依然爱老公,如果医疗条件允许,她希望丈夫的病能尽快好起来。袁太平说,现在他在福建省搞钢架工程,手下有80多名工人。家中有两个子女,他是家庭的顶梁柱。

  无独有偶。这事也降临在他亲弟弟袁太华身上。弟弟今年25岁,也是在20岁左右发病。发病后也是浑身都肿,带有脓。现在弟弟病情比较严重,每个月都要到医院去化脓。

  袁太平称,他们的父母亲双方家庭上几辈人都没出现这种病例。另外,本村及邻村,还有两个人的情况与他们相似。同村村民吴杰,21岁,也患上这种衰老病,脸、头都有了皱纹,腿肿蹲不下去,上厕所都吃力。

  会不会与当地环境有关?袁太平称,老家周围青山绿水,没有化工厂,平时饮食也没多大差别。重庆晚报记者 赵帮清 受访者供图

  疑似肢端肥大症

  最近吴杰住进医院。昨日,该院院长何建峰称,经多方会诊,初步诊断为疑似肢端肥大症。

  内分泌科副主任闫振成根据重庆晚报记者描述情况,认为是内分泌出现问题,最有可能是颅内垂体病变。他之前遇到过类似病例,导致出现肢端肥大症。不过,具体病因,要通过科学检查才能确定。

  关于发病原因,闫振成说,一般都是后天因素影响,具体原因不好考证,因为不知道患者接触过什么东西。

  安徽一女子得衰老症 30多岁看着像奶奶

  现在的怪病越来越多,来自安徽的张女士却得了一种“衰老症”,她比正常人衰老得更快,虽然实际年龄只有60岁,但是看上去像80多岁的老人,“老”得连眼睛都睁不开。日前,张女士在中大医院手术后,眼睛可睁开了。

  从小到大一直就比较“老气”

  60岁张女士很郁闷,因为从小到大,自己就长得“很老气”,总感觉比同龄人大10来岁。“30多岁,看起来就是个奶奶了。”张女士说。

  张女士来到医院看病的时候,脸上几乎是由一层层的褶子堆起来的,完全不是那种“小老太”的感觉,而是80多岁的样子。

  虽然张女士年纪也不小了,对外观的追求没那么强烈了。但是,她的这种“老气”应该给她的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张女士的整张脸耷拉得特别厉害,眼睛都睁不开。

  三年前,从上下眼睑的缝隙里还能看到点光,但是最近一年,由于体重大幅度下降致使皮肤松弛严重,整个眼皮就合着睁不来了。看东西的时候,都要用手撑着才行。

  手术后她可睁开眼睛了

  由于严重影响了张女士的基本生活,让她非常痛苦。张女士的家人带着她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整形外科,看看能不能通过时下流行的拉皮手术来让她睁开眼。

  该院整形外科主任查看了张女士的眼部以及整个面部特征后,发现张女士皱纹很深,皮肤松弛很严重,这是严重的衰老症,单纯依靠拉皮手术是无法改变张阿姨的现状。

  于是熊猛主任的团队采取切除一部分上眼睑的手术方法,熊猛主任介绍说,“患者的切口是沿着她的眉毛,双眼上眼睑都切下大体4.5*2.0cm2面积,这样就几乎看不到疤痕,并且能恢复眼睑的功能。”原来耷拉下来,遮住视线的部分被切除后,张阿姨终于开始不用借助外力睁眼了。

  这种“衰老症”可能和基因有关

  为什么张女士会患上衰老症?专家说,这可能是天生的,据介绍,衰老症又叫早老症,研究者于2002年发现早老症的发病源于一个名叫LMNA的基因突变,该基因在正常状况下能够制造核纤层蛋白。由于缺少该物质,将引发早老症。

  主任指出,人到老年身体机能下降,皮肤松弛,眼皮自然就下垂了,所以许多老年人都会有或轻或重的上睑下垂,再加上心情不舒畅、各种疾病缠身,衰老的速度就会加快。

  据了解,张阿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几乎所有的老年病在她身上都能找到,这些疾病促使了张女士衰老速度要快于同龄人。

  但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上睑下垂真的不仅仅是眼皮松弛这么简单。熊猛主任指出,其实后天的上眼皮下垂常常是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如有的患者描述病情时说道,感觉眼眶上面疼,有时看东西还有重影,其中一只眼睛的眼皮突然下垂严重。而这一般是由糖尿病引起的,也是较为常见的。这就建议患者与糖尿病同时治疗,以达到内外同时得到治疗的目的。

  父母近亲结婚惹祸 孩子患罕见早年衰老症

  据外电报道,照片中这个头发稀疏、面容苍老的男子生活在印度最穷的邦比哈尔邦。不过若告诉你,其实这个“老人”是个才14岁大的孩子,你敢信吗?这个男孩名叫阿里·胡赛因·可汗,他患有罕见的“早年衰老症”,所以看上去如七八十岁的老人一般。

  目前全世界只有大约80人患这种病,而阿里家就占了6个,这6人都是阿里和他的兄弟姐妹。由于父母是近亲结婚,他们才遭了这样的罪。目前阿里其他患病的兄弟姐妹已经过世,他也被医生推断可能快走到生命的终点了。

  据报道,纳比夫妻俩最早知道“早衰症”这种病是在1995年,当时夫妻俩带着几个患病的孩子去新德里的大医院求医,这才知道孩子们患的是这样一种怪病。

  医生告诉他们,这种病与基因变异有关,他们夫妻俩的近亲结合才导致孩子们得了这种无药可救的病。通常,患病的孩子平均寿命只有14岁。

  五旬男子乏力忘事疑似“衰老症” 一检查竟是肿瘤所致

  做完手术,王先生像“恢复青春”了一样。他终于明白,其实自己并没有衰老症,一切症状只是脑子里的颅咽管瘤在作祟。

  王先生今年57岁,近半年他觉得自己衰老得厉害,精神萎靡,四肢越来越乏力,反应也变得迟钝,他想可能是自己岁数大了,就没有太在意。三个月前,王先生记忆力突然下降,甚至连刚刚做过的事情也想不起来。更可怕的是,他竟然出现了言语错乱。王先生慌了,自己还不到六十岁,难道就要得衰老症了吗?

  在脑科医院,主任检查发现,患者鞍上占位病变,根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明确诊断患者为颅咽管瘤。

  由于未及时就诊,肿瘤增大,已导致脑积水。考虑患者术前症状重,肿瘤体积大,脑积水明显,孙玉明在显微镜下采用最优手术方式----冠切右额开颅额底纵裂入路肿瘤切除术。经过数小时的操作,镜下全切肿瘤,大小达3×4×5cm,脑脊液释放,重要血管神经保护完好。

  据专家介绍说,颅咽管瘤多发于儿童,因此成人颅咽管瘤常常被忽视。“事实上,颅咽管瘤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患者可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思维逻辑紊乱、近期记忆力缺失等,其症状易于一些老年病混淆。颅咽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早发现早切除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科研人员破解发病模式 早衰症患者治疗有望

  患早年衰老症候群的人在婴儿期就开始衰老,*就早逝,但随着本地科研人员成功了解早衰症的发病模式,有望为早衰症患者带来一线生机。

  这组共16名科研人员的团队,主要来自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属下的医学生物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al Biology)。

  目前,每400万名孩童中,有一人会罹患早年衰老症候群(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也称早衰症候群)。患病者出生时看似正常,但从一岁起就迅速老化,也会出现关节异常生长的情况。患者一般在青少年时期就因心脏衰竭而早逝。

  医学界暂时没有一套疗法,可有效地助早衰症患者缓解病情。

  科学界已证实,造成人们早衰的起因在于*内,一个名为“progerin”、发生基因突变的蛋白质。它破坏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使细胞提早老化,也使细胞增生变得迟缓,进而导致老化过程加速。

  这个蛋白质之前一直被认为是导致细胞核(nucleus,即贮藏遗传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变异,使细胞分裂和增生的能力减弱,才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但本地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早衰症的发病模式并非如此,因而开启治愈早衰症的可能性。

  或可注射蛋白质保护染色体端粒

  根据研究,“progerin”影响的是一类名为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的DNA。

  异染色质含量减少,将使位于染色体两端的染色体端粒(telomeres)变得脆弱、容易被损坏。损坏的端粒进而加快细胞老化。端粒的正常功能是确保染色体基因所带有的遗传指令能准确传达,让细胞得到正确的信息。

  科研人员认为可以把蛋白质“LAP2alpha”注入刚被诊断患病者的体内。这个蛋白质证实可以恢复细胞内异染色质的含量,进而保护染色体端粒。

  年纪较大的病患可采用加强端粒酶(telomerase)的疗法。端粒酶正常的功能是加长和保护体端粒。

  这份研究刊登在9月份的科学刊物“eLife”。参与研究的还有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生物科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属下癌症科学研究所(Cancer Science Institute)和国大生物科学系的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