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高脂地中海饮食不会导致体重增加

高脂地中海饮食不会导致体重增加

  根据6月6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的一项研究,与低脂饮食相比,不限制热量且富含橄榄油或坚果健康脂肪的地中海饮食在5年中不会导致体重的增加。

  来自西班牙的研究人员Ramon Estruch说道:“这些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考虑到地中海饮食含有高脂食物,可能导致体重的增加,因此一些人群对坚持地中海饮食存在顾虑。”

  过去40年,预防和治疗肥胖的标准饮食建议呼吁热量限制和身体活动的增加,因为存在高脂摄入促进体重增加的固有观念。但是,这些建议并未考虑不同的脂肪类型。

  然而,一些科学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同样建议限制脂肪摄入。所有饮食脂肪均对健康无益的想法已经导致许多美国人限制脂肪摄入,但现实并未阻止肥胖及糖尿病的流行。

  许多证据表明富含植物脂肪(如,坚果和橄榄油)的地中海饮食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降低相关。

  该研究旨在评估不限热量的地中海饮食对体重和腰围的长期影响。

  地中海饮食不会导致体重增加

  研究人员对4282例女性(60-80岁)和3165例男性(55-80岁)参与者进行了数据分析。这些参与者均伴有2型糖尿病或≥3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基线时所有参与者均无症状,超过90%的参与者为超重或肥胖患者,平均年龄为67岁。

  研究人员将参与者随机分配至不限热量且富含特级初榨橄榄油的地中海饮食(n = 2543)、不限热量且富含坚果的地中海饮食(n=2454)或低脂饮食(n=2450)。

  5年研究结果显示,两个地中海饮食组总脂肪量均增加。两组脂肪消耗轻度增加:橄榄油组从40%增加到41.8%、坚果组从40.4%增加到42.2%,而两组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减少(P<0.001)。

  三组体重均有少量下降。五年中,橄榄油饮食组体重下降最多(0.88 kg)、其次为脂肪控制组(0.60 kg),再就是坚果饮食组(0.40 kg)。

  12项潜在混杂因素校正后的多中心分析显示,橄榄油饮食组与脂肪控制组相比,体重变化显著(P= 0.044)。

  此外,三组平均腰围均有轻度增加,但地中海饮食组增幅最小(低脂控制组,1.2 cm;橄榄油饮食组,0.85 cm;坚果饮食组,0.37 cm)。

  12项潜在混杂因素校正后的多中心分析显示,地中海饮食组(橄榄油饮食组和坚果饮食组)与对照组相比,5年腰围变化显著(P = 0.048和0.006)。

  研究人员表示,数十年的饮食建议忽略了食物质量及不同类型脂肪酸的影响。

  现代科学证据支持多食水果、坚果、蔬菜、豆类、鱼类、酸奶、富酚植物油及全谷类食物。

  近日,The Lancet在线发表的一项汇总分析发现,钠盐摄入过低(尿钠排泄<3 g/d)增加高血压及非高血压人群的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而钠盐摄入过多(尿钠排泄≥7 g/d)仅增加高血压患者的上述风险。

  研究者指出,高血压患者才存在尿钠与死亡和心血管事件风险的U型曲线,而高尿钠的高血压患者才是“限盐”的理想人群。

  研究纳入全球4项前瞻性研究中49个国家133118例受试者(高血压组63559例,非高血压组69559例),中位年龄55岁,受试者均接受24小时尿钠评估,中位随访4.2年。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组成的复合终点。

  结果发现,主要终点发生率高血压组11%、非高血压组4%。以尿钠排泄量4~5 g/d人群作为参照,高血压组中,尿钠≥7 g/d及尿钠<3g/d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风险均显著增加。而非高血压组中,仅低尿钠人群风险显著增加。

  此外,尿钠与收缩压升高的相关性,高血压组也更强。尿钠增加1g,非高血压组收缩压升高1.22 mmHg,高血压组升高2.08 mmHg(P交互作用<0.0001)。

  在我国,虽然“限盐”深入人心,但国人钠盐摄入量仍然普遍超标。今年2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的一项调查发现,2009年至2012年,我国平均每人每天钠盐摄入量9.1g(钠摄入量为5.4g),远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天5g。

  在接受采访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宇清教授谈到,由于在大样本量人群中采集24小时尿样可行性差,目前多数研究均通过采集某一时间段内的尿样来估算24小时尿钠排泄量。

  虽然这一做法存在诸多争议,但是其估算值较接近24小时实际尿钠排泄量,作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是合理的。

  针对研究结果,张教授指出,任何治疗都可能存在过犹不及的问题,即任何指标都可能存在U型曲线,关键在于U型曲线点所处的位置。

  该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了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干预性试验,但需注意其中有些干预性试验是针对降压药而非钠盐摄入量的。样本量虽大,但存在高度异质性,入选人群不同导致混杂因素众多。

  虽然校正了已知危险因素,但很多未知危险因素并不能得到校正,这些并不是统计学处理可以解决的问题。综上,由于观察性研究的特点,其提供的信息仅为提示性而非结论性,并不能为防治策略提供最终证据,但可指导未来进行更多相关的干预性试验。

  此外还需认识到,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患者对于钠盐的需求不同,例如终末期心衰患者可能由于过度利尿而发生低钠血症,从而需要额外补充钠盐来改善心衰治疗。这也说明,在临床实践中,很难有单一标准适合所有患者。

  最后,谈到我国钠盐摄入问题时,张教授指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人群的钠盐摄入量居高不下,经过长期的健康宣教及干预措施后,下降幅度仍有限。对于我国高血压人群,钠盐摄入过多仍然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危险因素。

  延伸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表声明,认为钠盐摄入必须控制到<5g才能获得血压的降低。

  美国心脏协会(AHA)最新推荐,高血压患者钠摄入量应<2400 mg/d(6.0g钠盐),进一步可降至1500 mg/d(3.8g钠盐);如果不能将钠摄入量降至目标水平,至少也应每天减少1000 mg钠摄入量(2.5g钠盐)以实现降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