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问题牛奶”饮品流入幼儿园 当地政府已介入

“问题牛奶”饮品流入幼儿园 当地政府已介入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广西柳州一家“问题牛奶”场出产的饮品饮料涉嫌销往当地多家幼儿园,引发部分家长不满。昨天,柳州市政府通报,已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事件进行跟踪处置。

  5月10号柳州市柳南区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在例行检查的时候,发现一所私立幼儿园从柳州当地一家奶牛场采购的乳制品生产许可证号存在问题,当天下午,执法人员就到这家奶牛场进行调查发现,这家并不具备生产乳制品资质的企业超范围生产袋装鲜牛奶,而且还存在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使用过期生产许可证号等问题,调查还发现这家企业与柳州市及柳江县的29家私立幼儿园都有业务往来。

  柳州市政府新闻办昨天就通报称经过进一步核查,该企业共生产了1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甜牛奶饮品等6个品种含乳饮料为该场在生产许可范围之内的产品,另有4款产品不在生产许可范围之内,但截至到5月16号,超出许可生产范围的品种并没有进入幼儿园。昨天晚间柳州市再次通报,就是已经查明进入幼儿园的三个品种,库存产品在抽样送检之后,未检测出有害、有毒的物质和非法添加物,13个检测项目中有12个项目符合规定标准,只有蛋白质一项不达标。

  问题牛奶进入幼儿园的情况被曝光之后,引起了很多家长的不满,要求幼儿园和政府进行解释。昨天柳州市政府新闻办就向社会通报,已经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事件进行跟踪处理,待调查结果认定之后,将依法依规对存在违法违规的企业和幼儿园进行严肃处理,与此同时,相关城区建立了与家长联系的绿色通道,及时主动回应家长的关切和诉求,并安排有检查意愿的家长带领幼儿到医院进行体检,同时从5月17号开始,柳州市针对全市的学校和幼儿园的校内食堂、小卖部、自动售货机的食品、卫生安全和质量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

  广西柳州通报:暂未发现“问题奶”进入幼儿园

  广西柳州柳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日前通报,该局日前查获的一家无证乳制品生产点“与29家幼儿园有业务往来”。此事引发涉事幼儿园家长不满。柳南区政府14日最新通报称,目前事件仍在调查处理中,暂未发现超出许可范围生产的品种进入幼儿园。

  此前的通报称,柳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5月10日查处一家无证乳制品生产点,经查发现其生产的10个品种的饮料和乳制品存在涉嫌无证生产乳制品、生产的产品标注过期失效的生产许可证号、虚假标注生产日期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依法查封涉嫌违法生产的成品共10108杯、生产设备、工具一批。经过初步查明,共有29家幼儿园与其有业务往来。发现这一问题后,柳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内采购过该厂产品的幼儿园进行地毯式排查,同时通报相关城区局协同调查有关情况。根据这份通报,这家奶牛场具备生产饮料(蛋白饮料类)的合法资质,而乳制品涉嫌无证生产。

  此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引发涉事幼儿园家长不满,5月13日下午至14日,部分家长来到涉事幼儿园要求园方进行解释说明。

  柳南区政府通报称,经过进一步核查,柳南区辖区涉事幼儿园购进的为甜牛奶饮料、草莓酸奶、红枣原汁酸奶,此三种饮品均为获得生产许可的品种。排查结果显示,超出许可范围生产的品种未进入幼儿园。已将相关产品交由柳州市质量监督局检测,并将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检测结果。

  柳南区决定成立由食药监、教育、公安、信访、工商、街道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将在第一时间公布调查结果;柳南区教育局责令涉事幼儿园停课整顿;如果相关幼儿园幼儿因饮用涉事饮品出现身体不适情况,可到医院进行体检,确定为涉事饮品造成身体问题的,柳南区将责成相关厂家和幼儿园承担责任。目前事件仍在调查处理中,柳南区表示将根据调查结果认定各单位责任,确有违规行为的将严肃处理。

  广西一牛奶厂无证生产鲜奶销往部分幼儿园 官方调查

  广西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日前查处了一涉嫌无证生产乳制品的奶牛场,发现其产品部分销往私立幼儿园,目前,涉案奶牛场已被责令停止经营,当地官方组成联合调查组就“问题奶”作出了进一步核查。

  5月10日上午,柳州市柳南区食药监督局执法人员在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一家私立幼儿园的采购的乳制品生产许可证号不一样,该批乳制品均从柳州市西鹅乡张表屯一奶牛场购入。当日下午,该局派出执法人员来到这家奶牛场依法开展调查。在对奶牛场冷藏库成品进行仔细检查时,执法人员发现并不具有生产乳制品资质的奶牛场竟然生产有袋装鲜牛奶,其外包装上所标注的生产许可证号并不属于乳制品类别,而是属饮料类别且已过期失效。

  执法人员还发现,该奶牛场当天生产的多个品种的饮料,生产日期存在“早产”的现象,分别打到5月11日、5月12日甚至5月16日。同时,还有一些饮料所标注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也已经过期失效。涉及的产品类别有双皮奶、椰子奶、奶茶、草莓酸奶、甜牛奶饮品等。

  由于该奶牛场涉嫌无证生产乳制品、生产的产品标注过期失效的生产许可证号、虚假标注生产日期。执法人员已依法查封涉嫌违法生产的成品共1万余杯,生产设备、工具一批,并对产品销售流向进行紧急排查。

  此外,执法人员发现该奶牛场与柳州市内及柳江县的29家私立幼儿园有业务往来。

  柳州市柳南区官方14日就此事件做出调查通报,称柳南区由药监、教育、公安、信访、工商、街道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目前,教育局责令涉事幼儿园停课整顿。

  通报称,目前掌握的情况,柳南辖区涉事幼儿园购进的为甜牛奶饮料、草莓酸奶、红枣原汁酸奶,此三种饮品均为获得生产许可的品种。排查结果显示,超出许可范围生产的品种未进入幼儿园,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柳南区食药监局已第一时间将相关产品交由柳州市质量监督局检测,同时责令涉案厂家停产,并将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检测结果。如果相关幼儿园幼儿有因饮用涉事饮品感觉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可到医院进行体检,确定为涉事饮品造成身体问题的,柳南区将责成相关厂家和幼儿园承担责任。

  柳南区表示将根据调查结果认定各单位责任,确有违规行为的将严肃处理。目前,该事件仍在调查处理中。

  “两化融合”推进“银发改革”

  淄博临淄区构建虚实结合的“大养老”实践探索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现有人口61万,其中60岁以上老人13.3万,占比21.6%,老龄化率高于全国及省市平均水平。

  图为临淄区养老中心第二康复养老院中心院区开业庆典现场  

  为有效应对老龄化危机、破解养老难题,近年来,临淄区积极探索“多元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社会养老新模式,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广泛参与、虚实结合的“大养老”体系。

  多元化推进机构养老建设

  一是坚持居家养老为支撑

  临淄区前期对城乡社区老年人养老需求进行过调查,受访者中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为此,临淄区结合区情实际和群众需求,将居家养老当前的发展重点确定为日间照料普及,新建小区、旧村改造全部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公建配套,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已建小区逐步补建或利用闲置设施改建,2014年以来,共建成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78处,城市社区已率先实现全覆盖。

  其中,2015年投资5800万元新建的淄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成为全区首家集健康管理、生活照料、休闲娱乐、保健医疗、居家养老及组织社区大型文娱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

  在此基础上,临淄区正在细化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不断丰富居家养老内涵,努力让老人既不脱离家庭,又能获得专业化、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二是坚持机构养老为支撑

  临淄区高度重视养老机构建设,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科学调整布局,整合社会力量,完善服务设施,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养老机构31家,总床位4300张,实现每千人拥有床位34张。

  在此基础上,启动多轮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投资1600万元启动全区第一家大型高档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设计床位400张,并引入香港幸福养老集团运营管理,实现了养老机构的“公建民营”。

  三是坚持医养结合为重点

  据调查统计,临淄区现有80岁以上老人1.75万,90岁以上老人1834人,失能、半失能老人2.48万人,对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需求十分迫切。为此,临淄区依托区中医院、十化建医院和区人民医院,建设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4处,总床位达到1200张。

  其中,投资300余万元,连续三次扩建的临淄区养老中心第二康复养老院,450张床位入住率100%。

  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

  临淄区加快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全社会办养老、人人为老服务的“大养老”发展环境。截至目前,临淄区在建和已建成的社会养老机构已达7家,其中,临淄区夕阳红桓公台养老中心由临淄区餐饮服务业龙头企业桓公台生态园转型建设,将在今年底投入运营。

  该养老中心位于淄博市临淄区齐城农业开发区桓公台生态园内,交通便捷。

  桓公台生态园有“山东首席生态园”之称,是养生养老的理想场所。该项目规划土地面积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总投资3.03亿元,设计高、中、低档养老床位2000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