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掌握要点事半功倍
中药足浴是用中药煎煮取汁泡脚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 是我国传统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操作简单, 防病治病有效, 且对*无不良作用。
关于足部的养生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据《黄帝内经》记载: 阴脉集于足下, 而聚于足心, 谓经脉之行; 三经皆起于足。既足部是三阴经的起点, 三阳经的终点。祖国医学认为*是一个有机整体,“ 有诸内必形诸外”, 内病外治是祖国医学的治疗原则。足掌有300 多处穴位、67 个反射区, 是*的一个缩 影。通过足浴和足部按摩刺激, 促使全身血液循环改善, 调节各脏腑器官的功能, 改善内脏产生的病理变化, 从而恢复*阴阳平衡状态,提高机体自我防御及免疫力。
如果足浴时注意做好护理,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药液准备:将准备好的中药放入2000mL 水中武火煎煮40分钟后, 再文火煎至1000mL , 取汁后再加水2000mL 煎至1000mL , 将2 份药汁放在盆中浸泡双足, 药液以泡过足踝为度。
足部按摩: 在浸洗过程中进行足部按摩,先取脚趾、足背、足跟、脚掌、小腿前后及足三里、承山、涌泉等 穴,再按摩相应放射区。
时间: 每次浸泡20~30min ,在晨起或睡前进行,1 次/天,7天为1个疗程。
注意:水温保持温热,太冷易引起感冒等不适,太热会烫伤皮肤,尤其糖尿病患者浸泡水温更不宜太高。泡足过程中若药液冷却,应加热后再用。
足浴可加强胃肠蠕动,饭后不能立即进行足浴,以免影响消化。为保证足浴的治疗时间,足浴前应排尽大小便。
足浴环境宜安静舒适,室温适中,不要直接吹风,最好配以柔和的灯光和音乐, 精神放松。
凡烧伤、脓疱疮、水痘、麻疹及足部外伤者不宜足浴。足部皮肤皲裂者水温不宜太高,泡洗后擦干应涂上凡士林等。
注意足部保暖,冬天应在膝盖上加盖大毛巾保暖,足浴后立即擦干双脚。
如足浴过程中发现心慌气短等异常应立即停止。
关于足部的养生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据《黄帝内经》记载: 阴脉集于足下, 而聚于足心, 谓经脉之行; 三经皆起于足。既足部是三阴经的起点, 三阳经的终点。祖国医学认为*是一个有机整体,“ 有诸内必形诸外”, 内病外治是祖国医学的治疗原则。足掌有300 多处穴位、67 个反射区, 是*的一个缩 影。通过足浴和足部按摩刺激, 促使全身血液循环改善, 调节各脏腑器官的功能, 改善内脏产生的病理变化, 从而恢复*阴阳平衡状态,提高机体自我防御及免疫力。
如果足浴时注意做好护理,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药液准备:将准备好的中药放入2000mL 水中武火煎煮40分钟后, 再文火煎至1000mL , 取汁后再加水2000mL 煎至1000mL , 将2 份药汁放在盆中浸泡双足, 药液以泡过足踝为度。
足部按摩: 在浸洗过程中进行足部按摩,先取脚趾、足背、足跟、脚掌、小腿前后及足三里、承山、涌泉等 穴,再按摩相应放射区。
时间: 每次浸泡20~30min ,在晨起或睡前进行,1 次/天,7天为1个疗程。
注意:水温保持温热,太冷易引起感冒等不适,太热会烫伤皮肤,尤其糖尿病患者浸泡水温更不宜太高。泡足过程中若药液冷却,应加热后再用。
足浴可加强胃肠蠕动,饭后不能立即进行足浴,以免影响消化。为保证足浴的治疗时间,足浴前应排尽大小便。
足浴环境宜安静舒适,室温适中,不要直接吹风,最好配以柔和的灯光和音乐, 精神放松。
凡烧伤、脓疱疮、水痘、麻疹及足部外伤者不宜足浴。足部皮肤皲裂者水温不宜太高,泡洗后擦干应涂上凡士林等。
注意足部保暖,冬天应在膝盖上加盖大毛巾保暖,足浴后立即擦干双脚。
如足浴过程中发现心慌气短等异常应立即停止。
相关文章
-
泡脚虽养生,但这三类人泡不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泡脚就是人人皆知的一种养生方法。尤其是现在,天气很冷,泡完脚整个人都会感
-
艾叶泡脚有什么好处?艾叶泡脚具有祛火的作用,能够祛除人体内的寒火和虚火,并且具有驱寒的功效,能促进血液循环,具有调节机体代谢的作用,能有效改
-
求知!足疗的历史由来民间有一种说法,叫“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烫脚,丹田暖和”,其中就透露
-
足部按摩可以健胃养脾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压力慢慢变大,饮食常常不规律,许多人因此上火、便秘、口臭。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经常活动活动
-
家庭足疗保健小常识身体保健是一个永不落伍的话题,最近出现了足疗保健这个新话题,足疗不但可以让脚感受到舒适,又可促进血液循环、即可新陈代谢、